昆医附二院-附院

重症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始建于1990年1月,2009年根据卫生部要求更名为重症医学科。科室以承担全院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与治疗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新型学科。目前科室设有开放床位20张,年收治病人千余人,医护共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7人。护士4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8人,护士21人。技师1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云南医学会常务委员、云南省重症医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云南省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3个国家级专业刊物编委。荣获科室参加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参编书籍6部,其中全国教材3部,专业指南1部。获云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4项,目前还有2项省科委课题正在进行当中。主要研究方向多脏器功能不全,近5年发表论文20多篇。获省级重点项目科研资助45万元。先后培养研究生40余名。2010年荣获重症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

科室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医疗服务作为永恒追求的目标,拥有经过严格训练、一流水平的医疗和护理专业队伍,集中了全院最先进的监测治疗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连续动态的生命机能监测。主要收治全院各手术科室围术期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为其进行24小时持续监测,随时捕捉到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救治,使其加快康复,缩短住院总天数,节约医疗总费用。在容量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集束化治疗、危重病人的免疫调理、营养支持、强化胰岛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的机械通气策略,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防治等方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先后在省内率先开展多项新的诊疗技术,如规范的镇静与多模式镇痛;开展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床旁B超的应用,实现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超声引导动静脉穿刺、血栓监测、肠内营养时胃残留量的监测。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抢救危重病人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科室是云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危重病治疗抢救基地之一。

目前建立了重症医学临床模拟培训室,拥有最先进的模拟人及模拟模型,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病人和真实场景,使学生和临床医师能够在非常逼真,标准的病房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急,重病人”。已模拟培训医生80人次,学生50人次,护士30人次。进修医师30余人,为全省乃至全国多家医院开展ICU提供了人才支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用细节营造温馨的术前等候环境 我院手术室专为儿童患者开辟术前等候区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我们与患者的接触远没有临床科室那么频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优质护理,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术前等候区就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病人等候区划出一个角落,墙上贴上卡通墙纸,摆放儿童漫画读物,音乐毯,还有各式玩具…为即将手术的小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等候环境。   我们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用童话书中的英雄人物来鼓励他,用微笑慈爱的眼神注视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患儿对我们的亲切感,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患儿认识并愿意通过语言在或身体语言来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正确迅速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缩短手术准备的时间,实现合作。 优质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使护理服务质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