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附二院-附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专家评审

时间:2014-09-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通知,我院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共申报专业基地25个,马林昆院长、李炯明副院长参加申报工作布置会议,对申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4年8月29日,由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云南省医师协会组织的专家组一行15人分7个组对我院申报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实地评审。我院马林昆院长、李炯明副院长、舒钧副院长、王琳副院长、邓丹琪副院长、陆信副院长、和清副书记等院领导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专家组通过听取医院汇报,依据各专科基地提供的材料,深入到25个申报专科基地及相关科室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专家全面地考察、评审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查看有关规章制度,查阅相关资料,与医院各科室人员进行交流,核实必要的数据,客观地评定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容量等。经过专家审议,我院作为培训基地获得通过,同时有22个培训专业基地获得通过。

  

 

  

 

  

 

  

 

  

 

  

 

医院动态

更多 >

用细节营造温馨的术前等候环境 我院手术室专为儿童患者开辟术前等候区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我们与患者的接触远没有临床科室那么频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优质护理,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术前等候区就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病人等候区划出一个角落,墙上贴上卡通墙纸,摆放儿童漫画读物,音乐毯,还有各式玩具…为即将手术的小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等候环境。   我们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用童话书中的英雄人物来鼓励他,用微笑慈爱的眼神注视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患儿对我们的亲切感,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患儿认识并愿意通过语言在或身体语言来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正确迅速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缩短手术准备的时间,实现合作。 优质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使护理服务质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右心声学造影太难受了怎么回事,怎么办
高云
回答: 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可能由检查操作刺激、心理紧张、造影剂反应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呼吸配合、心理疏导、药物预处理等方式缓解。右心声学造影是经静脉注射震荡生理盐水后通过超声观察心内分流的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卵圆孔未闭等疾病。 1. 检查操作刺激 导管插入或造影剂注射可能刺激血管壁引发短暂胀痛。检查前局部麻醉可减轻穿刺疼痛,操作时采用细针穿刺能减少组织损伤。检查中保持肢体放松避免肌肉紧张,注射造影剂时出现轻微发热感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需立即告知医生,可能需调整导管位置或暂停检查。 2. 心理紧张焦虑 部分患者因恐惧医疗操作产生心悸、出汗等应激反应。检查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流程可降低焦虑,采用腹式呼吸法能稳定自主神经功能。对儿童或敏感人群建议检查前进行脱敏训练,必要时在心理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检查室保持适宜温湿度也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3. 造影剂反应 生理盐水震荡产生的微气泡可能引发咳嗽、胸闷等不适。选择小剂量分次注射可减轻刺激,检查后取侧卧位促进气泡吸收。对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史者应提前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预防过敏,出现严重气促时需立即吸氧并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检查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残余气泡栓塞。 4. 迷走神经反射 穿刺刺激可能诱发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亢进反应。检查前适量饮水维持血容量,操作时采用平卧位可减少发生概率。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静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症状。有晕厥史患者建议在心电监护下完成检查。 5. 基础疾病影响 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因造影剂负荷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需评估检查必要性,必要时改用经食管超声检查。检查前优化基础疾病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症状。检查后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完成右心声学造影后应静卧观察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规律进行心肺功能锻炼可提升检查耐受性。建议检查前1周保持低脂饮食,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下接受检查。对生育期女性应确认无妊娠后再行该项检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