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医院

放射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肥厚型心肌病和主动脉瓣狭窄的区别
高云
回答: 肥厚型心肌病与主动脉瓣狭窄在病因、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是心肌异常增厚导致心室流出道梗阻,后者由主动脉瓣结构异常引发血流受阻。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心肌疾病,主要特征为心室肌非对称性增厚,尤其室间隔增厚显著,可能伴随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典型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及晕厥,心脏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壁厚度超过15毫米,但主动脉瓣结构正常。该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或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片改善症状,严重梗阻者可考虑室间隔切除术。 主动脉瓣狭窄多为后天获得性疾病,常见病因包括退行性钙化、风湿热或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病理表现为瓣叶融合、钙化导致开口面积减小,听诊特征为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Syncope和心力衰竭三联征,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瓣增厚伴开放受限,跨瓣压差增大。轻度患者可定期随访,中重度患者需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如呋塞米片可用于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两者均可通过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厚表现,但肥厚型心肌病更易出现异常Q波和T波倒置。诊断需结合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监测心功能,出现心悸或晕厥需立即就医。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