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医院

儿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呵护生命的幼芽,培育未来的栋梁

开发区医院儿科愿为您宝宝的健康护航

专业队伍力量:

医师14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均有三甲医院工作或进修的经历。儿科住院医师均有3年以上儿科专业工作经验。设普儿科病房床位32张,新生儿病室床位18张。

·重点特色专业范围:

(1)新生儿专业:

配备有呼吸机、各种监护仪、新生儿红外辐射抢救台、暖箱、光疗箱、床旁血气分析、床边X光机等抢救监护复苏设备。医护人员均接受过重症监护专业进修培训。并拥有专业化标准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室及检测技术人员,并开展早产儿眼底筛查。成功抢救了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症等危重病例。对高危儿进行产时监护及时抢救。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天性缺陷,并能及时与省、市医院专科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病儿的风险。

(2)小儿呼吸专业:

严格按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哮喘防治方案,进行安全有效的序贯治疗。对急性上、下呼吸道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采取规范化诊疗措施。设有规范化儿童雾化治疗中心,针对各种年龄组的不同需要,配备各种吸入装置和药物剂型,能够开展鼻负压置换和鼻、胸理疗技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及最低副反应。

(3)小儿消化与营养专业:

设有奥林巴斯儿童胃镜工作站,开展了小儿电子胃镜检查,早期发现儿童胃息肉、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对小儿急慢性腹泻、慢性腹痛、反复呕吐、厌食症、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症等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4)儿童高级保健专业:

包括儿童营养膳食结构分析、儿童膳食行为分析、儿童心理测评、气质评估。通过气质分析等手段,让家长科学喂养宝宝、了解自己宝宝的气质;结合孩子气质特点的积极方面,针对各类行为问题、情绪问题、适应不良、轻度的学习问题,从专业角度指出相应的对待方式。通过膳食结构或膳食行为分析喂养障碍等,通过专业测量软件系统及医生评估,提供相应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案和膳食指导。

(5)小儿神经专业:

开展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及治疗。神经精神行为评估人员均取得国家级资质。可以通过头颅CT、头颅B超、脑电图、磁共振、脑脊液检查、多动症及智商测定软件等进行较全面的诊断并给予规范化治疗。

(6)其他:

成功地对多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进行诊断和救治:如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惊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完全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服务特色

儿科门诊位于医院门诊二楼,病房位于住院楼九楼,儿保门诊位于住院楼四楼。就诊医疗环境优美温馨,色彩活泼鲜艳,受到不同年龄孩子的喜爱。中央空调、开水房、微波炉、儿童游戏设施、电视机给住院儿童提供方便和舒适愉快的环境。有完善的专科诊疗常规及节假日不间断的高级职称医师查房制度,并固定专科护士,实施的“静脉留置针”、“桡动脉采血”、“经皮给药”技术大大减少了侵入性操作次数、减轻了病儿痛苦和恐惧心理。全科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为“用质量赢信任、用爱心得理解、用沟通取合作”,规范行医,合理收费。尽职尽责。视孩子为己出,以最小的代价解除患儿的痛苦,是所有医护人员给病人郑重的承诺。

开诊时间:

儿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及周日上午;

儿科专家门诊:周一至周日上午、周二及周四下午;

儿科急诊:非门诊时间均由儿科医师接待急诊儿童;

高级儿保门诊:预约

联系电话:门诊:82087088转60236,或转60238。

病房:82087088转20900。

儿保:82087088转20232。(预约转20900)

宋莉莉 儿科 主任医师 科主任

1982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曾在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工作15年,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进修一年。现任广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儿科分会委员。擅长诊治小儿呼吸、营养消化系统疾病,在组织抢救、诊治危重疑难病例方面经验丰富。

曾主持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撰写论著2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强瑞雪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

1996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儿科系,获得学士学位。2005-2008年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进修学习1年。擅长诊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专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

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周艳 儿科 副主任医师

1988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曾在武汉同济医院儿科进修学习半年。擅长新生儿疾病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儿童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

王保英 儿科 副主任医师

197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曾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及上海新华医院儿科进修学习各1年。擅长诊治小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旺辉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2000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儿科系,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江西省东乡县人民医院儿科工作6年,2009年毕业于四川泸州医学院,获得儿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儿科工作3年。目前博士在读。擅长诊治新生儿科、小儿肾脏疾病、疑难及危重症儿科疾病等。

曾完成市级科研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篇。

李伟群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199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曾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儿科工作7年,曾在广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进修。擅长诊治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专业学术发表论文5篇。

谭涛 儿科 主治医师

1991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曾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进修1年。擅长以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进行诊治,特别是对儿童哮喘的诊治体会较深,并有一定的成果。

参与市级科研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叶秀丽 儿科 主治医师

2000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曾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进修学习。擅长诊治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苏达永 儿科 主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广州开发区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7年,曾在在广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修。对儿童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有较好的诊疗经验,专长反方向为新生儿疾病及危重新生儿的抢救。

参与广州市卫生局科研课题一项。

李金戈 儿科 主治医师

200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一线工作。2008年在南方医院进修1年。2011年曾在中山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担任总住院医师。专业方向为新生儿及小儿的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症疾病的诊治。

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篇。

·重点特色专业范围:

(1)新生儿专业:

配备有Babylog8000及Stephan CPAP呼吸机、各种监护仪、新生儿红外辐射抢救台、暖箱、光疗箱、床旁血气分析、床边X光机等抢救监护复苏设备。医护人员均接受过重症监护专业进修培训。并拥有专业化标准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室及检测技术人员。

(2)小儿呼吸专业:

严格按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哮喘防治方案,进行安全有效的序贯治疗。对急性上、下呼吸道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采取规范化诊疗措施。针对各种年龄组的不同需要,配备各种吸入装置和药物剂型、理疗仪器,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及最低副反应。

(3)小儿神经专业:

开展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及治疗。神经精神行为评估人员均取得国家级资质。可以通过头颅CT、头颅B超、脑电图、磁共振、脑脊液检查、多动症及智商测定软件等进行较全面的诊断并给予规范化治疗。小儿康复师通过三甲医院专业进修。

(4)小儿消化与营养专业:

对小儿急慢性腹泻、慢性腹痛、反复呕吐、厌食症、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症等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5)儿童高级保健专业:

包括儿童营养膳食结构分析、儿童膳食行为分析、儿童心理测评、气质评估。通过气质分析等手段,让家长了解自己宝宝的气质,从专业角度给予预测性指导,初级预防心理疾病;针对各类行为问题、情绪问题、适应不良、轻度的学习问题,结合孩子气质特点的积极方面,指出相应的对待方式。通过膳食结构或膳食行为分析喂养障碍等,通过专业测量软件系统及医生评估,提供相应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案,给予膳食指导。

(6)其他:

成功地对多例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进行诊断和救治:如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惊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完全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对产科新生儿每天进行检查,进产房对高危分娩的新生儿进行产时监护及时抢救。并能及时与省、市医院专科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病儿的风险。

·服务特色

儿科门诊位于医院门诊二楼,病房位于住院楼九楼,儿保门诊位于住院楼二楼。就诊医疗环境优美温馨,色彩活泼鲜艳,适合不同年龄孩子欣赏,减轻宝宝心理及情绪上的不安和畏惧感。为给住院儿童提供方便和舒适愉快的环境,配置有中央空调、开水房、微波炉、儿童游戏设施、电视机。儿科有固定的专科护士,实施的“静脉留置针”、“桡动脉采血”、“经皮给药”技术大大减少了侵入性操作次数、减轻了病儿痛苦和恐惧心理。全科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为“用质量赢信任、用爱心得理解、用沟通取合作”,规范行医,合理收费。尽职尽责。视孩子为己出,以最小的代价解除患儿的痛苦,是所有医护人员给病人郑重的承诺。

开诊时间:

儿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及周日上午;

儿科专家门诊:周一至周日上午、周二及周四下午;

儿科急诊:非门诊时间均由儿科医师接待急诊儿童;

高级儿保门诊:周一、四、五上午。

联系电话:门诊:82087088转60236,或转60238。

病房:82087088转20900。

儿保:82087088转20232。(预约转20900)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高云
回答: 高血压的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慢性肾脏疾病等。高血压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 1、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发病概率较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突变或钠离子通道异常等遗传缺陷。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若血压持续升高,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干预。 2、高盐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超过5克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和血管外周阻力。长期摄入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面部浮肿、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将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同时配合氢氯噻嗪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利尿剂或钙拮抗剂治疗。 3、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28时,脂肪组织会分泌过多瘦素和炎症因子,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常见颈围增粗、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减轻体重,必要时使用奥利司他胶囊控制脂肪吸收,联合厄贝沙坦片改善血管功能。 4、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状态会持续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持续性收缩。患者多伴有失眠、心率加快等表现。需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严重时可短期服用阿普唑仑片改善睡眠,配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调节血压。 5、慢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钠排泄障碍和肾素分泌异常,常见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患者。这类疾病可能引发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症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复方α-酮酸片保护肾功能,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进展。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适量食用芹菜、黑木耳等富含钾镁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若出现持续头痛或视物变形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