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医院

心理咨询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有五年的历史了。五年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原门诊部主任李国臣副主任医师组建创立的,并兼任心理医生。多年来我门诊对各种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予以疏导和化解,对强迫性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已为上千名学生解决了学习困惑、适应不良;为数百名成人解决了各种心理问题等问题。所谓的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医生应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理论和技巧,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误区,从获健康心态,快乐生活的过程。心理咨询工作是一个济世救人的阳光产业。我科是本地区综合医院中唯一一家开设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的医院。其宗旨是:助人自助,还您一片晴朗的天空,快乐幸福的生活。

目前我门诊主要开展的咨询和治疗范围有:一、心理不健康者 主要分三类 1、一般心理问题: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原因而造成的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抱怨、懊丧、自责等,持续时间2个月以内,不能自我调整的,但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影响不大,只是效率下降的。 2、严重心理问题: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所导致个体产生痛苦情绪的。委屈、失落、恼怒、悲哀等,持续时间2个月至半年,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的。 3、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这是神经症性的早期阶段,只是时间或严重程度不够。二、神经症:心理疾病,具有严重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及行为异常。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症、人格解体等。三、重症精神障碍:(主要指精神分裂)的恢复期,病人已恢复自知力,为预防复发而进行心理咨询。四、人格障碍:通过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人格的不适,经过系统的咨询与治疗促使其改变。五、发展性心理咨询: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心理困惑,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这些困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严重的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造成终身遗憾。通过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实践证明,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几乎都有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障碍的阴影。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口窝烧心,有灼热感怎么回事
陈国栋
回答: 心口窝烧心伴有灼热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胃炎、食管炎、饮食刺激或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胃食管反流是常见原因,胃酸反流至食管引发灼烧感,通常伴随反酸、嗳气等症状。胃炎或食管炎由黏膜炎症导致,可能因感染、药物或不良习惯诱发。辛辣食物、咖啡因或高脂饮食可直接刺激黏膜。长期焦虑或紧张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加重症状。 1、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胃酸异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多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平卧或弯腰时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吞咽不适。治疗需减少胃酸分泌,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日常避免饱餐后立即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 2、胃炎 胃炎指胃黏膜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酒精刺激为主要诱因。症状包括上腹灼痛、恶心,部分患者出现心口窝烧心感。确诊需结合胃镜及呼气试验。治疗可选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胃黏膜保护剂,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根除幽门螺杆菌。饮食需规律,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3、食管炎 食管炎常由胃酸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导致,严重时可形成溃疡。除烧心外,可能出现吞咽疼痛或食物滞留感。治疗以抑制胃酸为主,如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避免吸烟、饮酒及巧克力等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夜间症状明显者建议晚餐后3小时内禁食。 4、饮食刺激 摄入辛辣食物、浓茶、咖啡或高脂饮食可直接刺激胃肠黏膜,诱发短暂性烧心。酸性水果如柑橘类可能加重反流。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烧烤。餐后饮用少量温水有助于稀释胃酸。 5、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或紧张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或内脏高敏感。表现为应激性烧心,常伴腹胀、食欲变化。可通过正念训练、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在心理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调节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日常需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控制体重以减少腹压。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时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可帮助医生判断诱因。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