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于1995年成立,自建科以来一直与北京天坛医院保持协作关系,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发展迅速,技术水平名列本地区前茅,承担了赤峰市十二个旗县区的神经外科疑难病例会诊及治疗任务,所开展的手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在与北京天坛医院近十年的协作过程中,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每月派一名资深医生在我院出诊,从事讲学、诊断和治疗工作从未间断,且此协作关系会继续发展并持续下去。正因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使赤峰市及哲盟、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地病人以比较低廉的治疗费用,获得了国内高水平的治疗,免去了病人及其家属往返外地徒劳之苦及昂贵的起居饮食费用,造福了一方百姓,培养了一批神经外科的精英。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目前有两个病区,开放床位80张,有神经外科医生15名,分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包头医学院、通辽民族大学,有正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8名。其中有四名均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一年,有一名医生在上海华山医院专修脑血管病(包括介入治疗),由于有了系统的进修学习,再加上北京天坛医院专家的言传身教,科内整体诊断、治疗及手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各有专长,对神经外科的就诊患者能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及治疗。加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每月出诊医生的多次教学讲座使得我院神经外科信息灵通,知识前沿,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已基本与国内国际接轨,如:动脉瘤破裂后造影时间的选择,打破过去三周后再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常规,重症脑室炎的药物灌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应用扩血管药物等,及时地挽留了垂危患者的生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能开展下列手术:大脑凸面肿瘤切除、嗅沟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桥小脑角肿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丘脑胶质瘤、椎管内神经鞘瘤、髓内肿瘤切除等手术,其中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填补了赤峰市神经外科技术空白,经胼胝体-透明膈-窟窿间行三室内肿瘤切除术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技术空白后并分别荣获赤峰市卫生科技一等奖、二等奖。目前我院针对神经外科诊断治疗配套的仪器设备有:CT、MRI、大C臂、德国产的LeicaI型手术显微镜一台,德国蛇牌电凝仪一台、美国产头架一部,这些设备的拥有为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条件,特别是进口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手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针对医学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我们神经外科的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将我们的诊疗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随着我院已成为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加之现代化住院大楼的投入使用,医院即将跨入三甲医院的行列。医院快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认知障碍研讨会于我院隆重召开

2014年8月8日赤峰市医药卫生学会中医分会主办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赤峰市首届中西医结合脑病培训班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认知障碍研讨会于我院隆重召开,赤峰市卫生局刘成赋副局长到会讲话,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书记、副院长夏海波教授宣布培训班开幕并致辞,介绍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三病区概况,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本次培训班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张新卿教授、高利教授的博士生王平平、罗玉敏副教授、解放军二炮医院神经内科牛俊英教授、沈阳血栓病医院李文志教授,就神经内科系统多种疾病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展开了系统化、详细、丰富的讲授,从中医溯源到西医最新进展并有机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中医、西医如何找到并用“共同语言”来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发挥彼此的长处、特色等,培训班来自市区及各旗县医院及中蒙医院医生126人,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于当日闭幕。赤峰市中医分会秘书长梅迎红、韩振民副院长、王洪武副院长列席会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健康宣教的方法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健康宣教的方法主要有饮食管理、运动指导、血糖监测、药物依从性教育和心理支持。 1、饮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粗粮,避免精制糖和高脂食品。建议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可参考膳食金字塔结构,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取。对于合并肾病的患者还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2、运动指导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存在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需选择对足部压力小的运动方式。建议运动时携带含糖食品以备应急。 3、血糖监测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根据治疗方案制定监测频率。通常建议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监测,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调整治疗。需注意采血部位轮换,观察血糖波动规律。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尤其要重视夜间血糖监测,防范无症状低血糖。 4、药物依从性 详细解释各类降糖药物作用机制,如二甲双胍片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反应,阿卡波糖片需与第一口饭同服。强调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对于胰岛素注射患者,需指导注射部位轮换、针头更换等操作规范。建立用药提醒机制可提高依从性。 5、心理支持 糖尿病需长期管理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团体辅导缓解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应对方式,认识疾病可控性。鼓励家属参与管理,营造支持性环境。对于严重心理障碍者需转介专业心理咨询,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日常注意足部护理,选择透气鞋袜,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戒烟限酒,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及时就医。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备好葡萄糖片应对突发低血糖。通过持续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获得良好生活质量。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