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医院

手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车轮飞旋的精彩生活??记我院职工骑行队

我院职工骑行爱好者于5月底自发组建的骑行队,近日统一了服装,亮出了队旗和队徽。骑行队以“快乐骑行,健康运动”为队呼,每天下午下班时间和节假日自发开展活动。飞旋的自行车轮下,骑行队不仅骑出了健康快乐的“潮”生活,也用双脚踏出了对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的新探索。 8月10日清晨,一支统一着装、行进有序的自行车队从市医院出发,穿过新华大街一路向西,沿途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队伍中,一面迎风招展的队旗舞动在前,身着红白相间服装的自行车队紧随其后,顷刻间从眼前飞驰而过,亮丽的身影和飞旋的车轮似一道流动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心生向往。 这是“巴彦淖尔市医院骑行队”的一次集体骑行活动。骑行队由我院职工骑行爱好者自发组成,成立两月以来,志趣相投的骑行爱好者迅速汇聚在一起,现已发展成为60多人的大规模骑行队。骑行队结构紧凑而灵活,每天下午下班或周末,队长在微信群里喊一嗓子,通知时间、集合点和路线,个人骑与不骑,全凭自愿。因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骑行的人员和人数都不固定,一般会有十几或二十几人。晚上8点40左右,微信群里便传来此起彼落的“到家”、“安全”等呼应声,在关切的应答声中,当日的骑行活动温馨的画上句号。 骑行寄予的健康理念 常年坚持运动锻炼的武永刚院长,是骑行队成立的倡导者。作为一名医学专家,他对运动可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着科学的认识,同时,作为一院之长,因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辛劳,如何释放压力、提升职工身体素质一直是他心中所思。为此,当得知医院有很多骑行爱好者时,便倡导组建骑行队,并主导设计了队徽、队旗、队服和队呼,期望通过集体骑行活动,将健康快乐的运动理念传递给每一位职工和群众,引领医院职工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已经坚持骑行两个多月的武院长感慨的说: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能使心、肺、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骑行运动后,晚上睡眠特别好,第二天感觉非常轻松,工作状态尤其好。希望职工们多参加户外锻炼,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好的工作和生活。 运动的世界分外美丽 院党委张旭书记,骑行队成立后就加入其中,不管工作多忙,每周至少保证两到三次骑行,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他说:要健康,运动无疑是最佳途径。参加锻炼,既能改善身体素质、改变身体形象,还能提高自信心,提升人的精气神。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喜爱和适合的运动方式,摒弃不良的业余生活习惯,从电脑前、牌桌边、酒桌上移开,去锻炼身体,活动筋骨,陶冶身心,舒缓工作压力,丰富业余生活。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运动,乐趣便在其中。 路上的激情点亮生活 医学工程科副主任赵永亭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他已经有长达两年的骑行史,五原、杭后、磴口,临河周边的各个乡村小镇,他都骑车拜访过,骑行中体会到的那种快乐的感觉,平时很难获得。 正是因为骑行,赵队长的日子过出了新滋味。被检查出高血压、高血脂的身体以及痛风的双脚逐渐恢复,骑车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夜骑、周末骑行,还策划着长途骑行和参加比赛。在武院长的倡导下,他筹备组建了骑行队,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职工越聚越多,队友们在微信里组建了自己的群,定期聚会骑行。 两年的骑行和近两个月的骑行队集体生活,让赵永亭深有感触: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在户外望不到头的路上骑行,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风吹在身上,阳光雨水打在脸上,那舒服劲说不出来。一路与骑友互相支持,克服困难,即砺炼了团队,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出行,目标只有一个,在运动中寻找快乐,追寻健康理念。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运动中来,体会那种“虽有汗水,却无比愉悦的快感和身心舒畅”。 双脚踩踏向前的魅力值得体验 结缘骑行,纯属偶然。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高国珍已坚持骑行一年有余,最初只是想选择一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身边的战友爱好骑行,便跟着开始骑,自此,对骑行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骑行的时候,全身酸痛,又累又枯燥,难以坚持。后来跟骑友结伴,在骑友的带动下,不断的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骑久了,竟发现双脚不停踩踏向前的感觉妙不可言。现在,除非医院或科室有事,他每天都和队友结伴,以30迈的速度骑行38公里。高主任说,骑自行车是非常好的一项健身运动,即可以燃烧脂肪,又锻炼全身。骑行一年来,他的脂肪肝已经恢复正常,身体强壮了很多,40好几的他一上午做5个门诊手术都不会感觉到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脾气虚怎么调理
马晓斌
回答: 小孩脾气虚可通过饮食调理、中医推拿、适度运动、规律作息、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脾气虚可能与先天不足、饮食不当、久病体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精神萎靡等症状。 1、饮食调理 选择易消化且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等。山药含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小米粥可温和滋养脾胃;南瓜富含果胶和膳食纤维,能保护胃肠黏膜。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脾胃负担。可将红枣与粳米煮粥,红枣补中益气,粳米健脾和胃。 2、中医推拿 采用补脾经手法,沿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每日重复进行。配合摩腹5分钟,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揉,促进胃肠蠕动。捏脊疗法从尾椎至大椎穴提捏皮肤3遍,每周操作3次,有助于振奋阳气。推拿前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 3、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活动,如散步、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正气。饭后1小时可引导孩子缓慢行走10分钟,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温水,防止脱水加重气虚症状。 4、规律作息 保证每日10小时睡眠,午间休息30分钟。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晚上9点前入睡,避免熬夜损伤脾气。睡前1小时停止电子产品使用,用温水泡脚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居室保持通风干燥,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之间。 5、药物辅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参苓白术散、小儿健脾丸等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含毛大丁草、山栀茶等成分,适用于厌食伴腹胀;参苓白术散能补脾胃益肺气;小儿健脾丸含白术、茯苓等健脾药材。须遵医嘱确定疗程,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家长需长期观察孩子的饮食、排便及精神状态变化,记录每日症状改善情况。保持饮食清淡规律,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过度进补或强迫进食,餐前可饮用少量温开水刺激消化液分泌。若调理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体重持续下降、反复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到中医儿科就诊。日常可配合艾灸足三里穴,每周2次,每次10分钟,增强脾胃功能。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