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是我院的领先学科,开放床位46张,设备齐全,内设重症的监护室,抢救室和术后复苏室并有三台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呼吸机三台,脑立体定向仪,颅内压监护仪等高科技仪器,共有医护人员23人,每年开展神经外科手术300余例。
  神经外科由一个每年开展几十例手术的小科室发展到目前的开展300余例手术的大科室,为我地区广大神经外科患者解决了很大的疾苦。现在我院神经外科在张俊义科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开拓创新,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在我市率先开展了显微神经外科和微创神经外科,开展了脑立体定向手术,开辟了我院神经外科病人的治疗的新纪元。由于目前在显微镜下切除颅内外、脊髓内外各种肿瘤,使病人的副损伤达到最少,而治愈率达到最高,大大降低了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我们已开展了高颈段髓内肿瘤、听神经瘤、巨大重体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癫痫的外科治疗等高难度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也有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从而填补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空白,由于手术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在老一辈医学专家的带领下,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以一流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2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

年5月3日,我科邀请北医三院王涛教授来我科为2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内动脉剥脱术,效果良好,目前两位患者已经好转出院。 图中所示为术中切除的颈动脉斑块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中国,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首位。2008年我国国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病,成为致死和致残的第一位疾病。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高治疗费用的“五高”特点,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70%以上的卒中都是首发事件,有效预防仍然是降低卒中负担的最佳途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可以用金字塔显示。塔底,即第一层,是最基础的、人群最庞大的,是对普通民众、患者和医生的教育;其次,第二层是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及调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久坐不运动、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第三层是卒中的筛查;第四层是对筛查后的不适合手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内科药物治疗;最后一层,即第五层是外科干预,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金字塔”式的卒中预防体系类似于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金字塔的一、二层相当于一级预防,金字塔的四、五层相当于二级预防,而三层的筛查则是对一级预防失败的人群进行及早干预的过渡和保障,也是过去一直被忽视的。而国际社会早已充分认识到卒中防治的重要性,王陇德院士在2012年6月30日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启动开幕仪式上讲到,美国经过对卒中人群干预,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5%,日本经过卒中的积极干预,脑血管病病死率从1970年占据死因的第一位,到1985年降到第3位,近年降到第7、8位。 多数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狭窄。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年卒中率高达13%。颈动脉狭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许多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单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仍无法避免卒中的发生。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比较常见。由于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狭窄,脑血流减少到临界状态以下从而导致低灌注脑梗死,或者斑块坏死、脱落、表面溃疡,脱落的斑块颗粒顺血流可阻塞各级脑血管,同时溃疡表面可有血栓形成,大的碎片、血栓脱落随血流漂流到脑部阻塞较大的脑动脉导致卒中,小的血凝块脱落也会造成小卒中及卒中发作。另外、斑块内出血可能造成颈内动脉突然闭塞,造成严重卒中或脑缺血。由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的缺血性卒中,CEA是去除斑块、治疗狭窄的最佳选择。 神经外科通常在显微镜下进行CEA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下地活动,术后恢复较快,正因为如此,CEA手术预防卒中的观点已被欧美等西方国家普遍接受。2006年11月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在德国接受CEA手术。美国大约每年有15万患者接受此手术。 世纪80年代末国内神经外科最早开展CEA手术的周定标教授认为“CEA已被公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佳外科治疗手段”。同时认为,到目前为止,众多的试验中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CAS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可与CEA媲美,CEA仍然是大多数需要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仍然是“金标准”。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