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多年来在危重症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临床、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急诊(急救)医疗体系,是具有综合技术力量雄厚、抢救设备先进的急救医疗优势专科。急诊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配备有医生13名,其中设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3名;护士41名,护理员4名,设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29名。急诊科承担了日常急诊病人诊疗及各种危重病人救治任务,开设急救绿色通道,其中以抢救各种急危重症如心肺复苏、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急性心梗、休克、昏迷、消化道大出血、急性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外伤、多发伤等的诊治和各种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突发性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初级心肺复苏及高级生命支持,年急诊量2.8万余人次,成功抢救人数600余人次,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1%,在医院周围的居民中享有一定的声誉。科室开展了全科医生急救模式,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具备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重症监护一体化,符合现代急救模式。急诊科现设有两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有8张床位的急诊病区,急诊手术室,门诊输液注射和治疗室等功能,规模庞大,布局合理,设备先进,配有高级生命救护功能型救护车3台,进口呼吸机3台,进口多功能监护仪6台,自动洗胃机2台,除颤机4台等设备。日急诊量达200-300人次,月出车量200-300人次。

急诊科重点突出“急、快、准”的特点,可在院前开展心肺复苏术、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使病人在现场可得到高级生命支持;能迅速有效进行院前危重转运,抢救院内各类危重症心脑血管病人、重型创伤病人,常规急诊及重症监护治疗工作量逐年大幅攀升,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高频通气、经末梢置中心静脉导管、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心电监测等一系列重症监护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能快速完成各种突发事件或大型集体中毒的抢救。

急诊科与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及外科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共同建立紧急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平台,充分发挥和利用急诊科拥有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呼吸心跳骤停、休克、急性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危象、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多发复合伤等各科急症均可在急诊科接受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急诊科是具有优秀团队精神的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凭借高超的急诊急救技能,秉承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竭诚为每一位就诊的病人提供周到安全及时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不知道咳嗽的原因如何治疗
马晓斌
回答: 不知道咳嗽的原因时,可通过生活调整、对症药物、病因排查等方式缓解。咳嗽可能由感染、过敏、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生活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每日饮用温水1.5-2升有助于稀释痰液,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可改善空气湿度。睡眠时垫高枕头能减少夜间咳嗽,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 2、对症药物 干咳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痰咳者可选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可使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感染性咳嗽需配合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但须经医生诊断后使用。 3、病因排查 持续咳嗽超过3周需排查肺结核、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建议完善血常规、胸片或肺功能检查,胃食管反流患者可能出现卧位加重的咳嗽,需结合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 4、中医调理 风寒咳嗽可用通宣理肺丸散寒止咳,风热咳嗽适用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川贝炖梨适用于燥咳无痰者,但糖尿病患慎用。艾灸肺俞穴或贴敷三伏贴对慢性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 5、环境控制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减少尘螨过敏原。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浓度。宠物毛发过敏者应限制宠物进入卧室,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悬浮颗粒物浓度。 咳嗽期间应避免辛辣、过甜或过咸食物,选择百合粥、白萝卜汤等清淡饮食。每天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散步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若出现咯血、呼吸困难、持续发热或体重下降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夜间咳嗽加重影响睡眠时,建议记录咳嗽特征供医生参考,包括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