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内分泌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一)科室基本情况

我院内分泌科由全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时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的周寿恺教授创建于 1957 年,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内分泌科之一,早在 80 年代中期,就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内分泌病区,同时建立了设备完善、检验项目齐全的内分泌实验室。在内分泌老前辈黄葆筠、余斌杰教授及历届科主任梁奕铨、胡国亮、翁建平教授的领导下,内分泌科发展迅猛,是国内最早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1997 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内分泌专业临床药理基地, 2003 年获批广东省重点学科, 2007 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内分泌科由内分泌病区、内分泌实验室、糖尿病中心及内分泌专科门诊组成。 现有正高职称 4 人(其中博导 3 人),副高职称 3 人,主治医师 3 人,住院医师 2 人,技术人员 3 人 。 科主任李延兵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青年副主任委员、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常务编委。肖海鹏教授兼任中山一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编委。科副主任姚斌副教授兼任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胡国亮教授兼任广东省糖尿病分会常委。

(二)临床工作

内分泌病区现有编制床位 46 张,实际开放床位 56 张,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设教授门诊和专科门诊。年门诊量六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一千多人次,病人来自于广东省及华南、西南等多个省份和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区。我科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及肥胖症等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最早对新诊断 2 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延长了病人的无病缓解期,主要成果发表在 Diabetes Care 、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国内外著名杂志,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我科也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曾发现及报道了全国首例 A 型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病例。在甲状腺疾病方面,是最早开展游离甲状腺激素、敏感 TSH 、 TRAb 等测定的实验室之一,也是最早开展甲亢动脉栓塞治疗的学科。在肾上腺疾病方面,二十余年前就全面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与泌尿外科紧密合作对各种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至今已治疗病例数千例。在下丘脑—垂体疾病的诊断、以及与脑外科合作对垂体瘤的诊治和随访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糖尿病中心每周一、三、五下午由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免费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并发症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每次均有大批病人慕名听课。

(三)科研和人才培养

我科从建科之初就非常重视科研和教学,现拥有上千平方米的内分泌实验室。历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广东省及广州市等各级各类科研基金数十项。组织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开展“不同干预方式对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评价”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结果发表在 Lancet 、中华医学杂志;牵头组织广东省 10 家大型医院住院病人糖尿病调查,主要结果发表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杂志等;主持和参加了 20 多种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验证,为“胰岛素吸入粉雾剂 1 期、 2 期临床” 的牵头单位。历年来获得多项科研和医疗成果奖励,如 2004 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 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7 年与中山二院共同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办多次各级学术会议,如 2006 年承办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十次全国会议, 2004 年主办全国第四届分子糖尿病学会议,在全国内分泌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我科已培养了十多名医学博士或博士后、 30 多名硕士和逾百名进修医生,这些人中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和广州市内多家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学科带头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医务人员职业形象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职工的职业素养,我院工会特邀请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副调研员严璧,来我院门诊17楼讲学厅做《在礼仪修炼中提升职业形象》专题讲座,我院有300多医护人员参加讲座。 “怀敬畏之心,才可能减少失礼、失当”。讲座伊始,严璧女士以饱含哲理的语言开篇,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积极互动。从职业妆容到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到形象气质,从类比鼓励到职责意识,严女士详细阐释了礼仪在职业活动与社交当中的重要作用,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讲解了职业场合的礼仪规范,并就容易走入误区的公共礼仪进行现场互动。严女士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话语不时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觉得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在全院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题的行风建设之际,工会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医院职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医院的行风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礼仪学习修炼中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提升我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工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经期不正常的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经期不正常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经期不正常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等症状。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导致经期不正常的常见原因之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月经周期。长期熬夜、过度节食、肥胖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内分泌失调。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时多时少等症状。治疗上需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多毛、痤疮等症状。该病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卵巢内存在多个未成熟卵泡,导致排卵障碍。治疗上需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片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肌瘤生长在子宫肌层或黏膜下,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经血排出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坠胀、尿频等压迫症状。治疗上可根据肌瘤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片,或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剔除术。 4、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全身代谢活动,异常水平可能干扰性激素分泌。甲亢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甲减患者则常见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治疗需针对甲状腺疾病本身,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 5、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功能而导致月经紊乱。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进而干扰排卵和月经周期。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月经推迟、经量减少等症状。治疗上以心理疏导、减压为主,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调理月经。 经期不正常时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如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压力,有助于维持月经周期稳定。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