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神经内科 (共27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创建于1954年;1974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全国高级医师进修基地;1975年始主办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0年和1986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至今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2年至今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通过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2011年,学科实验室通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评审。学科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不断关注本领域国际前沿性研究的热点、难点,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紧密结合,把握临床与基础研究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解决临床问题的根本宗旨,每年学科都向国家、省部等政府科研部门申报大批的研究课题,并获得立项资助。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广东省和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下,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本学科各方向的研究都获得重要的进展,使这些领域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目前本学科已成为国内一流,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神经病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基地,也是我国高层次神经病学科人才培养中心之一。

近5年期间,本学科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及各级科研项目,成功立项81个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8项。五年期间共发表论文387篇,其中SCI论文110篇,SCI论文逐年增加,并有望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突破。近25年来主编出版了《临床神经病学》、《脑卒中》、《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神经遗传病学》等专著;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是目前我国神经病学界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医务人员职业形象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职工的职业素养,我院工会特邀请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副调研员严璧,来我院门诊17楼讲学厅做《在礼仪修炼中提升职业形象》专题讲座,我院有300多医护人员参加讲座。 “怀敬畏之心,才可能减少失礼、失当”。讲座伊始,严璧女士以饱含哲理的语言开篇,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积极互动。从职业妆容到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到形象气质,从类比鼓励到职责意识,严女士详细阐释了礼仪在职业活动与社交当中的重要作用,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讲解了职业场合的礼仪规范,并就容易走入误区的公共礼仪进行现场互动。严女士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话语不时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觉得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在全院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题的行风建设之际,工会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医院职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医院的行风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礼仪学习修炼中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提升我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工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袋一阵一阵的刺痛
邵自强
回答: 脑袋一阵一阵的刺痛可能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痛、高血压或颅内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时多表现为单侧搏动性疼痛,可能伴随恶心、畏光等症状。常见诱因包括睡眠不足、激素变化或特定食物刺激。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佐米曲普坦鼻喷雾剂缓解症状。日常需记录头痛日记,识别并避免诱发因素。 2、紧张性头痛 由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疼痛呈双侧压迫感,与精神压力、姿势不良相关。热敷颈部、适度按摩可缓解症状。医生可能推荐阿米替林片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长期预后。 3、三叉神经痛 突发短暂性电击样疼痛,常因触碰面部特定区域触发。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有关。卡马西平片和奥卡西平片是常用治疗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微血管减压术。发作期间应避免冷风刺激和过度咀嚼。 4、高血压急症 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引发头部胀痛伴眩晕,测量血压超过180/120mmHg需紧急处理。硝苯地平控释片或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可用于快速降压,后续需调整长效降压方案并监测靶器官损害。 5、颅内占位病变 肿瘤或血肿导致的头痛多呈进行性加重,晨起明显且伴随呕吐、视物模糊。头颅CT或MRI能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病变性质选择手术切除如脑膜瘤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如伽马刀。 出现头痛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刺激。记录头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可能诱因,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不缓解、出现意识改变或肢体无力,须立即急诊处理。规律作息与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减少头痛发作频率。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