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血管、甲状腺外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管、甲状腺外科是在原普通外科的基础上建立于1972年, 为国内较早设立此专科的医院之一。科室现有专科医师(技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导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技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技师1人。专科护士14人。专科学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全国重点学科。本学科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和中国抗癌协会广东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所在单位。

我科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1200例,完成手术例数超过1000例。主要治疗范围有:

1.胸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 动脉硬化闭塞症(包括腹主动脉、髂动脉、颈动脉、四肢动脉)、急性动脉栓塞,大动脉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布-加氏综合症 ,血管损伤,先天性动静脉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2.各种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

3.各种乳腺疾病(乳腺癌)。

我科首先引进和改进、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深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开展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经近200例临床应用,疗效良好。例数与疗效居国内领先地位。将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深静脉瓣膜手术与腔镜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综合性外科治疗体系,治疗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介入支架治疗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成功进行了升主动脉腔内置入膜型支架治疗全主动脉夹层,据文献检索,到目前为止,国外仅正式报道1例。此外,对于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体后等血管疾病和甲状腺癌以及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或综合性治疗,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水平。甲状旁腺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临床治疗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近5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80篇,参加编写专著10部,现正主编"甲状腺外科"专著,陈国锐、王深明教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正担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2000年,《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200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医务人员职业形象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职工的职业素养,我院工会特邀请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副调研员严璧,来我院门诊17楼讲学厅做《在礼仪修炼中提升职业形象》专题讲座,我院有300多医护人员参加讲座。 “怀敬畏之心,才可能减少失礼、失当”。讲座伊始,严璧女士以饱含哲理的语言开篇,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积极互动。从职业妆容到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到形象气质,从类比鼓励到职责意识,严女士详细阐释了礼仪在职业活动与社交当中的重要作用,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讲解了职业场合的礼仪规范,并就容易走入误区的公共礼仪进行现场互动。严女士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话语不时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觉得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在全院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题的行风建设之际,工会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医院职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医院的行风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礼仪学习修炼中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提升我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工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