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请相信并善用我们的双手---记我院举办“现场医疗护理急救知识讲座”

请相信并善用我们的双手 ——记我院举办“现场医疗护理急救知识讲座” 图文/福强院区妇科病房 温萃莉 当你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倒在了你的面前,无论是由各种意外事故还是突发疾病所引起,请问你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实施现场医疗急救?这种方法可以完全徒手,任何人赤手空拳都能随时随地救人,你知道具体方法吗?2013年10月16日,当时间的指针定格在12:30时,一场意义非凡的现场急救知识讲座在我院福强院区十三楼公共大讲堂展开。 福强院区妇科病房近两个月来,业务快速扩展,收治病种已由风险较高、CD型为主的病种,以及手术治疗,完全替代了原来简单、风险较低的病种。收治住院病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CD型病历比去年同期增长33%;宫腹腔镜手术335例,比去年同期增长58%;开腹手术30例,比去年同期增长43%,同时开设了妇科夜间急诊,新增妇科病房恶性肿瘤病的化疗治疗及PICC操作,医疗护理风险指数随之剧增。 图为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在培训中,首先由方映玲护士长为我们讲授《急救相关知识及技能》,主要讲解了抢救病人病情观察内容、抢救常规处理流程、抢救配合分工、SBAR沟通方式在抢救中的应用、2010版CPR等,使我们清醒认识到急救技能和思维需要培训、培训、再培训的重要性。护士的能力应与其岗位要求达成一致,不是学得很好,而是差得很远。“没有高质量的护士,就没有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有质量才有安全!” 杨跃萍主任更是声情并茂、幽默生动又不失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们:要相信并善用我们的双手。只要发现有人突然昏倒——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统统都可以用我们的这双手实施现场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并且以提问的方式,将我们一步步带入心肺复苏的全过程。讲演内容详实生动,医疗急救的通用技术均一一涉及。心肺复苏的定义、基本要求、目的、临床思维,以及常见急症,如心跳呼吸骤停、胸痛、昏迷、呼吸困难、抽搐、休克、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如何紧急处理、用药方法……最后郑重强调时间就是生命,使我们更深刻牢记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的重要性。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生存链”是提高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唯一途径。 “及早”呼救并到达, 图为培训结束后,相关科室的主任们积极讨论后续培训计划 “及早”实施徒手CPR, “及早”用AED电击除颤, “及早”专业的高级生命支持, “及早”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现场气氛既活跃又凝重,大家完全跟着两位老师的思路,犹如身临其境般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作笔记,甚至有的同事全程录制了老师的讲演。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演讲也在良好的互动下结束。结束后各科主任、护士长以及部分同事更是久久不愿离去,围绕着两位老师提问解惑。主任们更是纷纷表示还要邀请两位老师每年进行1-2次定期培训,增强危急意识。大家都感觉很充实,纷纷表示学到了许多关于救护的知识并且深刻感受了救护理念,今后会将救护的知识和理念传播下去。 急救是一项医护人员须常抓不懈且人人掌握的技能。人的生命非常脆弱,而我们恰是与生命直接打交道的战士,因此任到重远。让我们相信自己,并善用自己的双手,扛起守护生命的大旗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打完疫苗第二天晚上发烧,怎么办
葛伟
回答: 宝宝打完疫苗第二天晚上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体温变化、调整环境温度、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疫苗后发热通常由免疫反应、疫苗成分刺激、个体敏感度差异、合并感染、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可配合退热贴贴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滴剂。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或温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量饮用苹果汁稀释液。观察排尿次数和尿色,每24小时排尿应达6次以上。避免强行灌喂导致呛咳,可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食。 3、观察体温变化 每2小时测量一次腋温,记录体温波动曲线。疫苗引起的发热多在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体温峰值通常不超过39摄氏度。若出现持续高热、热峰间隔缩短或伴随抽搐,需立即就医。 4、调整环境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穿着纯棉单层衣物,避免包裹过厚。暂停洗澡和外出活动,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可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干燥,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5、必要时就医 出现持续呕吐、精神萎靡、皮疹扩散、囟门隆起等症状时,需及时儿科急诊。就医时应携带疫苗接种记录本,告知医生具体疫苗名称和接种时间。血常规检查可帮助鉴别感染性发热与疫苗反应。 家长需保持宝宝接种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为主,暂停添加新辅食。监测体温应持续至接种后72小时,若出现反复发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完善尿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疫苗接种后2周内应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