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我院重点科室,集医疗、科研、教学、咨询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施先进,治疗水平精湛。年住院患者1800余人次,抢救危重症患者数百例,门诊患者1万余人次,导管室每年完成心脏疾病诊治手术800余台次,并为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内科现有医护人员36人,医生1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1人;护理人员20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12人。   科室位于内科住院楼五层,现有床位56张,医疗环境整洁、舒适,由普通病房、CCU病房、导管室、动态心电图室、心功能室、心内科门诊、心内科试验室组成。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X光机、多导生理记录仪、运动平板机、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仪、中央监护系统、心电遥测监护及除颤仪等设备。   心血管内科收治各种急症、重症心血管病人,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高血压病患者等,开展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置入术介入治疗,开展冠心病复杂病变、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研究,手术成功率高,治疗疗效好。   介入导管室是以心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为主的诊疗科室。拥有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数字化心血管造影机,设备完善先进的导管室,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目前已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好。   医疗特色:   冠心病诊治:心内科一直致力于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规范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措施临床应用的合理化和一级、二级预防观念的普及化。开通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在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方面及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心律失常诊治:在诊断方面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食道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为技术特点;在治疗方面,开展了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三腔起搏除颤器(CRTD)技术。2010年3月,首次应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EnSite3000系统,通过三维导航精确定位消融靶点,为一例20年频发室早患者成功实施了射频消融手术,填补了我院心脏电生理领域的一项空白。   高血压诊治:有完善的检查手段,对各种继发性高血压进行诊断并指导治疗。将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对诊断原发和继发性高血压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心力衰竭诊治:开展了NT-proBNP对心力衰竭诊断、病情判断和预测的应用研究。对重症和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进行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以指导抢救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能通过植入心脏同步化再治疗起搏器干预,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对心力衰竭进行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延长患者生命,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心肌病诊治:依靠临床症状,借助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进行明确诊断和分型,通过基因检测,对心肌病的家族聚集性筛查,逐步开展介入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落实 “品质服务” 护理部在行动

9月3日下午,护理部在综合楼十一层大会议室召开了关于“品质服务年”的护理服务措施汇报会。此次会议由护理部主任刘雪晶主持,共32个科室参加。 自年初我院开展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创建群众满意医院”为主题的品质服务年活动以来,护理部第一时间响应医院号召,积极组织各科室筹备相关事宜,并统一制定了包含“落实三前、四有、五心、六声服务理念”、“护士站前移,加强健康宣教深度和广度”以及“推动全面疼痛管理”在内的三个重点服务措施内容,并要求护士长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方案及措施目标,进一步推动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此次汇报会围绕措施内容、实施方案、预期目标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针对上半年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检验。各科室十分重视此次汇报工作,护士长们准备充足,PPT课件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熟练运用数据分析、PDCA等手段,充分展示了“品质服务年”护理服务措施所带来的成效。刘雪晶主任针对汇报内容一一给予点评,并提出下一步整改意见。 阶段性汇报虽已结束,“品质服务”仍在继续,护理部已将此项工作作为常态机制,不断推动医院“卓越品质 信任服务”的发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