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医院

骨科 (共70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门诊设立于1956年,规模大,目前占地1873.06平方米,设诊室28间,由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潘志雄主任医师主持,拥有医师18人,护士1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5人,护士2人,助理护士2人。骨科门诊以中医骨伤科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科技,开展一系列骨创伤、骨病等的门诊诊治。其还承担急诊抢救工作,对危、重、急等病员进行快速救治。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为抢救生命打造一条“绿色通道”。在继承发扬传统的中医骨科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同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和方法,积极开展创伤急诊救治工作,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急诊抢救成功率较高。为方便患者就诊,骨科门诊推出24小时无间隙服务,并已建立“每日交班阅片”、“病人增多应急流程”等一系列举措。另外,骨科门诊始终重视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建设,坚持以病员为中心,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方便病员就医,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骨折脱位的闭合治疗是骨科门诊最具中医骨伤科治疗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运用我院陈氏“正骨十四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骨折脱位,形成一套独特的中医正骨治疗体系,具有骨折复位理想、痛苦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配合运用本院由内外药物制剂及推拿理筋手法等方法治疗各种骨关节损伤、脊柱退变以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科室开设疑难病会诊中心,由名老专家坐诊,针对疑难病进行诊治。此外,科室开设脊柱外科、手足显微外科、关节外科、小儿骨科、运动损伤、颈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近10个专科专病门诊,由各专科病区主任及教授应诊,能为各种不同疾患的群众提供较专业的医疗服务。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年门诊病人40余万人次,骨科门诊日诊量最高近1900人次,全年日均门诊量1400多人次。这些病人当中,外地患者约占70%。近年来,科室接受的进修实习医生逐年增加,还有不少慕名而来港澳台及海外学生前来来我科观摩、实习,使科室的影响不断扩大。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 面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以创新开拓、不断进取的勇气;真诚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麻风村开展义诊慰问活动

关爱麻风,情系潭山 8月30日,市卫计局团工委组织卫计系统青年志愿者到高明区潭山康复新村开展“关爱麻风,情系潭山”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我院的青年医生吴日钊、刘晓霞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此次志愿者活动。 提起麻风病,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是一种很可怕的传染病。确实“麻风病”曾经是高致命传染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80年代已研制出高效治愈的药物,麻风病已能治愈且国家无偿发放。虽然麻风病患者经已治愈,但在康复者身上所造成的残肢和溃烂等后遗症的惨状仍会持续终生,他们常因残疾而受到歧视、偏见,甚至会被隔离而无家可归,只能呆在康复治疗所。在高明-潭山新村就生活着这样一群麻风病康复者,目前村里主要以老人为主,平均年龄约70岁。虽然潭山康复新村的老人们经过治疗都已经病愈,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或毁容,大部分人丧失劳动能力,因而难以重返社会和家庭。他们靠国家的低保补助,在这山林里继续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适逢中秋节临近,志愿者们带来大米、食油等慰问品,还带来了一盒盒的月饼,提前与村民们度过一个人圆月圆的中秋佳节。年轻的医务人员还为村民提供现场医学咨询和诊治,他们耐心地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对有需要的患者还送上了我院的特色制剂清香止痛霜、李广海跌打膏。志愿者们充满关爱地和村民们聊天谈心,还精心准备了文娱节目,让整个村子充满了欢声笑语。整个活动持续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尽管忙碌了一天,但是能为当地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一点帮助,带来一点快乐,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都感到了付出与奉献的快乐。 近年,随着众多志愿者活动在村子的开展,潭村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潭山康复新村正在一步步走向公众,走向社会,逐渐消除外界的歧视。(吴日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