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于1993年,有骨一、骨二两个病区,现有医务人员48人,医生23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其中退休返聘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

主要开展了以下专业:

1、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因血供不良,不愈合率及坏死率较高,骨折线越接近于股骨头,骨折近端血供越差,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性也越大。对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采用手术治疗,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重建晚期毁损髋关节功能的最好手段,临床症状消除最完全,效果最为确切。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症:1、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受损与严重疼痛。2、坏死、外伤、脱位原因造成的股骨头颈毁损病变。3、肿瘤造成的股骨近段损害。人工髋关节有骨水泥型关节、 非骨水泥型关节、 混合固定型关节、 无柄关节。

3、关节镜技术

以往开放手术治疗关节疾病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引起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关节镜是一种微创检查、诊断、治疗手段,对关节病变的诊断、治疗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开展关节镜检查、关节清理、游离体摘除、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切除、缝合术、退异性关节炎的手术疗法-“微骨折”疗法,运用等离子刀进行韧带挛缩术、软骨移植术等。

骨科二区于2008年3月在原外科二区的基础上划分成立的。目前有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毕业6人,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

4、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慢性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困扰越来越多的患者。对长期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可到我科手术治疗。

5、胸腰椎骨折

现代生活、工作使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或同时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增多,我们采用骨折复位椎弓根钉棒、板系统内固定术,使患者尽快恢复生活与工作。

6、腰椎滑脱

中老年人慢性腰腿痛(双侧发作多见)或间歇跛行、行走困难,大多为椎体滑脱移位、椎管狭窄所致。我们采用椎弓根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能稳定脊柱,神经减压彻底。

7、手外科

手部皮肤损伤、缺损、溃疡、骨外露的各种皮瓣修复,整形、斑痕修复,臂丛神经损伤伴手功能障碍和肌腱断裂、缺损和粘连伴手功能障碍的显微外科修复, 外伤后手部畸形矫正、功能重建, 手部骨折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先天性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上肢各类创伤、感染、肿瘤等各种疾病的诊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将举办广东省第四届“哮喘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

2014年9月13日8:30至16:30,广东省第四届“哮喘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暨“慢性咳嗽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将在惠州金华悦国际酒店举行。据悉,本次会议由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举办,省内乃至国内众多呼吸内科疾病知名专家将云集惠州,会议将采用学术专题和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举行现场答疑。会后将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5分及省级Ⅰ类学分7分。 会议时间:2014年9月13日8:30至16:30 会议地点:惠州市金华悦国际酒店4楼中华厅 联系电话:18316416360(揭祥) 会议议程: 8:30~9:00 签到 9:00~9:10 大会致辞 马显力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长) 主持 吴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9:10~10:10 《COPD合并多学科疾病》 赵子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教授 10:10~11:10 《呼吸系统少见疾病的诊断》 陈荣昌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 11:10~12:10 《慢性咳嗽诊治新进展》 赖克方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 12:10~13:30 午餐 (午间休息) 13:30~14:30 《哮喘与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郑劲平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 14:30~15:30 《从炎论治—合理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治疗药物》 李建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教授 15:30~16:30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 陈正贤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教授 16:30 总结 吴峰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教授 16:40 会议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脉硬化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郝盼盼
回答: 动脉硬化可能由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动脉硬化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 1、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措施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调节血脂。 2、高血压 高血压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3、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长期高血糖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治疗措施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4、吸烟 吸烟可能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治疗措施包括完全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必要时寻求专业戒烟帮助。 5、年龄增长 年龄增长是动脉硬化的自然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可能逐渐下降。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必要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干预。 动脉硬化患者应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建议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按时服药。如出现胸痛、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动脉硬化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