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中心人民医院

肝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现开设病床41张,设有全周开诊的肝病专科门诊和肠道病门诊及消化实验室。其整体配套,在同级医院中规模较大,设置较完善,且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较合理,是惠州地区名副其实的肝病诊疗中心和科研教学基地。

学科带头人和专家组:主任医师李韶光是传染病与肝病方面的专家,现任广东省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委员、省热带病学会委员,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帆渊主任医师,任肝病区主任,是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常务理事暨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感染病学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理事、《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编委;杨小云副主任医师,任肝病区副主任,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吴静黎、周华坚及谭斌副主任医师,均较长时间从事传染病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对惠州本地流行的各种传染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它肝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专科特长:主要收治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及其他一些消化道传染病。把重症肝炎作为临床重点攻关内容,提出“有主导措施的综合治疗”的原则,并逐渐形成较先进、完善的“加强支持治疗,努力维持病人内环境稳定,积极防治并发症,协助病人渡过难关”的治疗护理措施。肝昏迷苏醒率37%,治愈生存率48%。曾奇迹般成功救治了1例Ⅳ°肝昏迷持续9天伴无尿37小时的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显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重症肝炎的治疗上达到了国内较先进水平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应用剂量、疗程、影响疗效因素和毒副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国内开展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工作较早、治疗例数较多、治疗方案较系统的单位之一。也是目前较早及规范应用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长效干扰素(派罗欣)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单位之一。较早开展了被国际公认为肝病诊断“金标准”的肝穿活检诊断工作,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分型和分度的准确性,提高了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准确性,效进一步得到提高。在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重型乙脑和病毒性脑炎等危重症方面已建立起较为成功的诊疗系统措施,总结出“抓三环节、过三关、三保证”的抢救措施使重型乙脑和病毒脑的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达到国内较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为推进我院“双到”扶贫开发工作,发挥医疗服务资源优势,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2014年9月5日,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子林,副院长邓钢华带队,组建医疗队到对口帮扶点龙门县龙田镇石龙头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本次医疗队共有34人,均为主动报名参加的志愿人员。包括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护人员,其中有市名医2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活动现场除为当地村民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义诊咨询,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肿瘤三项、胸透、心电图等体检外,还为60岁以上适宜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择期来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了前期准备。 此次活动共开展免费体检150人,义诊180人,白内障筛查120人,拟行白内障摘除术33人,免费发放药品8000余元,健教资料180份。同时我院拟定于9月10日、12日、14日份三批次为33位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党办供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导致小儿喉梗阻的原因有哪些
何海贤
回答: 小儿喉梗阻可能由喉炎、喉痉挛、喉部异物、喉部外伤、先天性喉畸形等原因引起。喉梗阻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1、喉炎 喉炎是小儿喉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症状。喉炎导致的喉梗阻通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治疗喉炎引起的喉梗阻,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或口服泼尼松片减轻喉部水肿。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喉炎,可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 2、喉痉挛 喉痉挛多见于婴幼儿,常因低钙血症、胃食管反流或外界刺激诱发。患儿可突然出现吸气性喉鸣、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过度刺激。对于反复发作的喉痉挛,建议检查血钙水平,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严重时可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缓解痉挛。 3、喉部异物 小儿好奇心强,容易误吞小玩具、坚果等异物卡在喉部。异物阻塞可导致突发性呼吸困难、呛咳、面色发绀等症状。家长发现后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排出异物,同时呼叫急救。医生可能通过喉镜检查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预防喉部异物,家长需将小物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给幼儿喂食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 4、喉部外伤 喉部受到外力撞击、烫伤或化学腐蚀可导致喉部水肿、出血,进而引发喉梗阻。患儿可能出现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咯血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根据伤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严重时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妥善保管热水、化学清洁剂等危险物品,避免儿童接触。 5、先天性喉畸形 先天性喉软化、喉蹼、声门下狭窄等畸形可导致慢性喉梗阻。患儿多在出生后不久出现吸气性喉鸣、喂养困难、生长迟缓等症状。轻度畸形可能随年龄增长改善,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医生可能建议行喉镜下喉成形术或气管切开术。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定期随访评估。 预防小儿喉梗阻,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流感季节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按时接种疫苗。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发现孩子有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对于有喉梗阻病史的儿童,家中可备便携式雾化器,但使用药物前务必咨询日常护理中避免让孩子接触小物件、过热食物和刺激性化学物品。 何海贤主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