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中心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位于岭南名郡惠州市区的西子湖畔、飞鹅岭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获批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医院创建于1950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白云医院留守人员组建的东江医院,1988年“撤地设市”后更名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至今。建院以来,医院奉行“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办院宗旨,传承“爱院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秉持“仁心惠民、仁术济世”的医院精神,营造“书香人和、优质高效”的文化氛围,现已发展成为国际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惠州市助理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基地、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惠州临床医学院。2018年拥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0个科室获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近年来,又先后荣获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和创建全国“平安医院表现突出集体”称号。2018年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1位,在“广东省域医院3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2名,14个专科入围“全国地级城市医院16个专科30强”。医院已逐渐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立体架构发展战略格局,包括以“广东省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的总院院区,以“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为特色的下埔院区,以区域服务和重点项目应急救援中心为主要任务的仲恺院区,以科研教学为中心任务的江南院区。医院占地面积14.47万㎡,建筑面积30.09万㎡。现开放床位2880张。在职员工33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71人,中级职称人员704人,博士52人,硕士4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人,东江学者1人,市拔尖人才11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23名人,市名中医6人。2019年门、急诊总量271万人次,住院病人9.62万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6万台。医院下设17个行政职能部门,47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目前拥有省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临床重点扶持专科2个、市重点专科27个,市重点发展专科2个;市重点专病专科3个、名中医工作室4个。并与博罗县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牵头主导成立了惠州市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联盟、惠州市不孕与优生优育专科联盟、惠州市卒中中心联盟。医院拥有50万元以上的先进大型医疗设备306台(套)。目前已开展试管婴儿、夫精人授、各类微创介入手术、腔镜诊疗技术、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治疗等高、难、新技术项目,在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眼科专业等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部分项目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医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市科研基金342项;发表SCI论文共94篇,影响因子合计达256分;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发明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0项,出版著作16部。目前,医院正朝着打造“一个高地(服务惠州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医疗高地)、三个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医学应急中心、教学科研中心)、五个学科群(消化病、心脏病、神经病、肾脏病、肿瘤病学科群)和若干个重点扶持专科”的广东省区域医疗中心目标迈进,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为推进我院“双到”扶贫开发工作,发挥医疗服务资源优势,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2014年9月5日,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子林,副院长邓钢华带队,组建医疗队到对口帮扶点龙门县龙田镇石龙头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本次医疗队共有34人,均为主动报名参加的志愿人员。包括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护人员,其中有市名医2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活动现场除为当地村民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义诊咨询,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肿瘤三项、胸透、心电图等体检外,还为60岁以上适宜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择期来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了前期准备。 此次活动共开展免费体检150人,义诊180人,白内障筛查120人,拟行白内障摘除术33人,免费发放药品8000余元,健教资料180份。同时我院拟定于9月10日、12日、14日份三批次为33位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党办供稿)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灌肠后发烧拉肚子怎么治疗
葛伟
回答: 宝宝灌肠后发烧拉肚子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药物刺激或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并规范处理。 1、调整饮食 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同时注意观察宝宝排便情况。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散,按说明书配制。若宝宝拒绝饮用,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入。排尿量减少或哭时无泪需警惕脱水。 3、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室温保持在24-26℃。发热期间减少衣物包裹,每2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4、使用药物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黏膜,但需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5、就医指征 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尿量明显减少、嗜睡或抽搐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粪便轮状病毒检测等检查。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电解质紊乱需住院监测。 治疗期间家长需记录宝宝体温、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疗。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定期复查肠道功能。注意奶瓶餐具消毒,接触宝宝前后规范洗手。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