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监护室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危重症医学科ICU现设有14张病床,全部是十万级的层流病房;现有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医师二人,医生若干名,副主任护理师一人,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10多名。采取全封闭式管理,不设置病人家属面对面式的探视,但可以通过视频及电话与病人进行交流;ICU医生主持患者的日常治疗方案,专科性很强的专科临床问题则请相关科室的专业医生会诊并参与讨论,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加强与各专科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医院危重症医学水平。

ICU有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治疗手段:

1、血流动力学监测:(1)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能作为血容量、静脉回流阻力和右室功能的良好指标。(2)有创的(PICCO)和无创的(BIOZ-ICG)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器,能同时监测CVP(中心静脉压)PAWP(肺动脉楔嵌压)PAP(肺动脉压)CO(心输出量)及混合静脉血化学成份等。(3)有创动脉压。

2、呼吸功能监测:(1)气体交换功能测定(2)肺功能测定:氧合指数、分流指数、死腔指数(3)肺机械力学监测:吸气平台压、内源PEEP、肺的顺应性、肺的气道阻力、动态压力—容量曲线(4)呼吸机图形描记。

3、脑功能监测:有创的颅内压监测、严格的亚低温治疗模式及BIS等。

4、氧代谢的监测:血乳酸测定、混合静脉血气分析及PHI等,

5、其它:严格的营养支持治疗、动态床边脑电监测、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 持续肾替代治疗等

6、ICU拥有多功能的移动式呼吸机及运送单元,能适应全省范围的病人运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坐月子浑身酸痛是怎么回事
王志学
回答: 坐月子浑身酸痛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肌肉劳损、缺钙、受凉、产后风湿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按摩、补钙、保暖、适度活动、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变化 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会导致关节韧带松弛、肌肉张力减弱,从而引发全身酸痛。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反应,通常伴随出汗增多、情绪波动等症状。建议产妇保持充足休息,每天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 2、肌肉劳损 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和腰背部肌肉过度用力,加上产后频繁哺乳、抱婴儿等动作,易造成肌肉乳酸堆积。表现为肩颈、腰骶部持续性酸胀痛,活动时加重。可通过局部热敷配合轻柔按摩缓解,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注意避免提重物,哺乳时使用靠垫支撑腰部。疼痛明显时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3、缺钙 哺乳期每日钙需求量为1200毫克,若饮食摄入不足会导致血钙降低,引发肌肉痉挛和骨骼疼痛,夜间症状更为明显。建议每日饮用500毫升牛奶,搭配虾皮、豆腐等富钙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或乳酸钙颗粒,同时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缺钙严重者可能出现手足抽搐、牙齿松动等伴随症状。 4、受凉 产后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接触冷水或吹风后易使寒湿入侵经络,表现为关节游走性酸痛,遇冷加重。需注意四肢保暖,穿戴棉质护膝护腕,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可用艾叶煮水擦浴驱寒,每日1次。若出现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可能发展为产后风湿,需及时就医。 5、产后风湿 属于病理性情况,多与产后免疫调节异常相关。典型症状包括对称性关节肿痛、晨僵超过30分钟,可能伴随低热、乏力。需检测类风湿因子和抗O指标,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日常需避免潮湿环境,可配合中医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调理。 坐月子期间应保持每日6-8小时高质量睡眠,采用左侧卧位减轻腰部压力。饮食上多摄取猪肝、菠菜等含铁食物,搭配莲子红枣汤安神。每日进行10分钟产褥操改善血液循环,动作以拉伸为主。如出现发热、关节变形或疼痛持续2周不缓解,需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哺乳期用药前务必咨询避免影响婴儿健康。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