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麻醉科、消化内科、血液肿瘤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2008年12月,是一家以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干部保健)、创伤急救等为发展重点,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2016年11月通过教学评估成为广东医科大学惠州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年成为粤东地区唯一一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医院,2017年8月正式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还是惠州市急救创伤中心及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所在地。医院第一期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位750张,开放床位820张。目前已启动扩建工程建设,扩建工程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建成后全院总开放床位可达1500张,计划于2020年投入使用。医院设置有34个临床科室,目前拥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6个,广东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3个,惠州市重点专科27个,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7个,惠州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1个。已开展放射介入治疗、腔镜检查治疗、显微微创手术、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治疗等高、难、新技术项目。医院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专科建设卓有成效,科研工作成绩斐然。目前在岗职工173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42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56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惠州市拔尖人才3人,惠州市名医10人,惠州好人5人,惠州最美青年医师4人,广东省杰出青年人才3人,市首批人才服务团成员1人,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医院极力打造智慧医疗,深化国内外合作。2016年3月,医院与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合作成立联合创伤研究中心,引进部署创伤急救系统(TRR系统),并接入城市创伤急救信息联动平台,初步建立了“互联网+城乡交通创伤智能救治体系”,目前正在创建国家急救创伤中心。与医联体成员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实现实时的远程影像诊断,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到基层。2018年5月医院成功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立足惠州搭建区域创伤救治网络,共建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奠定医院在惠州创伤救治的领先地位。2019年,市一院牵头与全市共计18家市直及县区医疗机构组建惠州市创伤中心联盟。医院于2018年3月成立胸痛中心,有专业医生团队36人,介入团队365天24小时备诊。目前,医院胸痛中心把为急性胸痛患者的服务延伸到院前,实现院前和院内的无缝连接,真正打造一条救命的“高速公路”。2018年6月,医院启动高级卒中中心创建工作,以更有效的团队协作,更完备的医疗技术,更规范的卒中救治流程,更综合化个性化的管理模式,致力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为卒中患者生命抢救“加速提质”。作为广东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扶持发展学科、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协作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在惠州市率先成立了炎症性肠病中心(IBD中心)。2018年底,率先在国内成立消化道出血中心及消化道出血单元,并率先在惠州地区设立消化道早癌门诊。目前正向创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专科”目标砥砺前行。医院运动损伤医学专科在国内运动医学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2018年被列入我市2018-2020年重点培育专科项目,2018年9月与市体育局联合共建“市运动损伤医学诊疗中心”,开设全市目前唯一一个运动医学门诊。此外,医院率先在广东省内与全国心血管领域首屈一指的北京安贞医院携手建立心血管诊疗合作中心,与北京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建立名医工作站,与西京消化病医院合作成立惠州协作中心,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圳南山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开展诊疗服务。医院拥有江北片区最大的“一站式”健康管理中心,承担我市的高校招生体检和市直公务员体检工作,先后为数百家单位和数十万个人客户提供体检及检后服务,广受社会好评。2018年8月成立健康管理门诊,完善体检全链条服务。医院重视以文化引领内涵建设和德行教育,以“救死扶伤仁心惠民”为办院宗旨,将“以人为本把温馨和关爱带给每一位患者”作为服务承诺,要求员工以“医善在心医技在手”的价值观服务广大市民,旨在将医院打造成有“优良的社会形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品牌医院”。医院还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为人处世的正能量,和谐人与人的关系。自成立以来,医院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廉洁风险防控建设示范医院”“广东省第二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随着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号角吹响,惠州将扬帆起航,迈入新的发展时代。医院也将以为惠州市民提供一流健康服务为己任,增强医院的文化底蕴,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激情,全方位努力打造一流的技术水平,助力惠州实现建成一流城市的目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下垂有什么感觉
曲中玉
回答: 子宫下垂可能表现为会阴部坠胀感、排尿异常、排便困难等症状。子宫下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放置、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会阴部坠胀感 子宫下垂患者常自觉会阴部有沉重下坠感,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可能减轻。症状与子宫脱垂程度相关,轻度脱垂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不适,重度脱垂可见阴道口有肿物脱出。日常应避免提重物、长期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可尝试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 2、排尿异常 子宫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感,严重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这与膀胱颈位置改变及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有关。建议分次少量饮水,排尿时身体前倾帮助排空膀胱,必要时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功能。 3、排便困难 直肠受压可能引起便秘、排便需手法辅助还纳脱垂组织。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加重盆底损伤。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可用脚凳垫高下肢减少腹压。若出现直肠膨出需考虑联合盆底重建手术。 4、性交不适 子宫颈或阴道壁脱垂可能导致性交疼痛、阴道松弛感。这与解剖位置改变及局部摩擦有关。建议同房前尝试膝胸卧位帮助子宫复位,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摩擦,重度脱垂需治疗后恢复性生活。 5、腰骶部酸痛 子宫韧带牵拉可引发持续性腰骶部隐痛,久坐后明显。疼痛与盆腔脏器位置改变引发的神经反射有关。日常可使用热敷缓解,避免穿高跟鞋加重骨盆前倾,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可能有帮助。 子宫下垂患者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久站久蹲,咳嗽时用手按压会阴部减少冲击。每周进行3-5次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每次收缩5秒放松10秒,重复10-15次。合并慢性咳嗽、便秘等基础疾病需优先控制。中度以上脱垂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