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60年的发展历史。核医学是对人体无创伤、安全而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方法,它最重要的特点是能提供身体内各组织功能性的变化,而功能性的变化常发生在疾病的早期。众所周知现在有各种诊断方法如超声、CT、磁共振(MRI)检查,主要是提供人体解剖学变化的信息,核医学与他们相比,在某些情况下能更早地发现疾病、判断疾病的性质及发展程度。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药物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医学分支,主要有影像学诊断、核素治疗、放免分析、器官功能测定等工作内容。放免主要是测量体内的一些微量成分,如激素、酶等,我们利用这种技术就可以测得这些微小的变化,协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使用这种技术时放射性核素是不进入病人体内的;体内诊断即放射性核素造影或核医学影像检查(EC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在正常与异常生理情况下,在人体内分布的不同来作出诊断的,做这种检查病人要注射显像剂到体内,再用专门的仪器来采集放射性核素发射出射线,拍出照片,作出诊断。利用放射性核素来治疗疾病的原理同显像相似,即利用浓聚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药物所发射出射线来消灭那些病变的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治疗上核医学对有些病有独到的优点,例如甲亢、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内引起难忍的疼痛、不能手术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均可采用核医学治疗,它的方法与一般放疗(钴-60外照射)不同,它是把治病的药物直接引导到有病的部位,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副作用明显变小,是靶向治疗的代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病出虚汗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心脏病出虚汗可能由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糖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血糖管理、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心绞痛伴出虚汗。患者常伴有胸闷、胸骨后压榨感,症状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血流,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严重者需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引起代偿性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冷汗、气促、下肢水肿。急性发作时需使用呋塞米片利尿减轻负荷,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长期管理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内,监测体重变化。 3、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可能导致心输出量骤降,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稳定心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发作时建议立即静卧,避免跌倒受伤。频繁发作者需评估射频消融手术指征。 4、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过量时,可能因血糖过低引发心慌、冷汗等类似心脏病症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监测指尖血糖。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时可选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避免空腹运动。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更年期或长期焦虑人群可能出现心前区不适伴阵发性盗汗。建议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可短期服用谷维素片调节神经功能。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心脏病患者出现虚汗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通畅。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若虚汗持续10分钟不缓解或伴随意识模糊,需立即呼叫急救服务。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