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1、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传染性软疣、寻常疣、扁平疣、跖疣、手足口病。

2、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花斑癣、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念珠菌病。

3、球菌性皮肤病: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毛囊炎、疖、丹毒。

4、动物性皮肤病:疥疮、螨皮炎、毛虫炎、隐翅虫皮炎、虱病。

5、皮炎与湿疹:接触性皮炎、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静脉曲张性湿疹、汗疱疹、遗传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6、荨麻疹类皮肤病: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

7、瘙痒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痒疹、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

8、药物性皮炎: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银屑病、白色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

9、物理性皮肤病:日光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放射性皮炎、粟粒疹、冻疮、鸡眼、胼胝、手足皲裂、褶烂。

10、角化及萎缩性皮肤病:毛周角化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

11、遗传性皮肤病:鱼鳞病、掌跖角化病、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12、皮肤血管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13、结缔组织病: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

14、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酒渣鼻、斑秃。

15、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尖锐湿疣。

16、各种体表增生物,鸡眼、血管瘤、血管痣、纹身、粉瘤、包皮手术、皮肤基底细胞癌、宫颈炎、宫颈溃烂、外阴白斑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肚子胀胃胀怎么治
姜金波
回答: 肚子胀胃胀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按摩、适量运动、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肚子胀胃胀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的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餐控制在七分饱。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可适当散步帮助胃肠蠕动。若存在乳糖不耐受需限制乳制品,腹胀明显时可暂时禁食4-6小时。 2、热敷按摩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上腹部15分钟,配合顺时针环形按摩脐周,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按摩时可取屈膝仰卧位,每日进行2-3次。此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注意急性腹痛伴发热时禁用热敷,需及时就医排除急腹症。 3、适量运动 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运动时保持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建议餐后1小时再开始活动。长期久坐者每小时应起身活动5分钟,改善腹腔脏器淤血状态。 4、药物治疗 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排空,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帮助分解食物。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需注意促胃肠动力药不宜与抗胆碱药同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需空腹服用。 5、中医调理 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艾灸神阙穴。可服用保和丸消食导滞,香砂养胃丸调理脾胃气虚。刮痧沿任脉从胸骨剑突至脐部轻柔操作,出现紫红色痧点即止。中药代茶饮可用陈皮3克、山楂5克沸水冲泡,适合餐后饮用。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焦虑紧张。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或碳13呼气试验检查。长期反复腹胀者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血糖等代谢指标筛查。 姜金波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