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肾脏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肾脏科创建于1974年,为全国最早建立的肾脏专科和血透中心单位之一,是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省卫生厅临床重点专科,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一个强大的达全国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血液净化中心,拥有国际品牌的人工肾机40多台,全年透析量超1.5万例次。专科病房病床60张,年收治病人超过1000例,已开展肾活检2500余例。肾专家、专科门诊全天开放,并开设尿毒症专病门诊,年门诊量2万人次以上。

肾脏科带头人王笑云教授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4、5届)、江苏省和南京市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血液净化学组主任委员。王教授从医38年,全国知名度高,是我国血液净化事业第一代开拓者之一。她医德高尚、无私奉献,医术精堪,不断创新,科技成就杰出。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持、负责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苏高科技重点项目一项、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中医管理局等21项科研项目,有科研经费65万元,分别获得1999和2002年度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度中华医学奖以及省、厅级科技奖共10项(均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出版《急性肾衰竭现代诊疗》专著一部、副主编三部,并被遴选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全国规划教材的副主编和全国专升本诊断学教材主编。连续三年承担卫生部继续教育项目。近三年主办全国诊断教学研讨会、华东区肾病学术会、江苏省肾病学术会议、台湾-江苏海峡两岸透析研讨会等多次。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省岗位女明星、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称号。

肾脏科特色:

1、急性肾衰竭,抢救病例数超1000例,存活率近90%,居全国领先水平,急性肾衰竭(ARF)治疗系列新技术荣获199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在国内率先报告用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治疗多脏器衰竭,至今已达300多例1500余例次,创建了不同情况下选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技术的不同应用方法,挽救了众多重危患者。血透治疗出血热肾衰已200多例,存活率92.3%,处国内领先水平。创建不用抗凝剂的血透技术及局部枸椽酸盐抗凝技术,解决了合并出血情况下的血透难题。

2、慢性肾衰竭,采用一体化治疗手段,使尿毒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可以外出旅游、正常上班,真正做到社会复归。许多省内外甚至海外的疑难透析患者慕名来该科调整透析方案,得到满意解决。血管通路是透析病人的生命线,技术要求高。本专科在国内领先创建透析血管内瘘和血管移植术,并且在生物性血管材料的研制和改进方面有特色,尤其是有活性的尸血管材料的实验和临床应用,已多次获省厅级科技奖。现成功开展透析血管移植搭桥术100多例,最长使用时间已7年,动脉瘤切除术和修补手术,居国内领先技术。尿毒症心脏、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也已成为专科特色。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组的血管穿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延长了血管瘘的使用时间。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是尿毒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997年在国内首先成功开展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治疗严重肾性甲旁亢至今已完成15例,长期随访4年以上,疗效肯定,已推广到全国,创建了严重的对药物无效的甲旁亢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一系列对阐明继发性甲旁亢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科研论文已在国际肾脏病学术会议、香港肾脏病年会、海峡两岸肾脏病研讨会、亚太肾脏病学术会议上交流,尿毒症甲旁亢遗传学研究,严重甲旁亢甲状旁腺VDR、CaR受体与细胞调亡、增殖抗原相关性研究,以及病人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及钙激动剂对PTH分泌影响的研究等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2002年获中华医学奖。

4、血液净化新技术,本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技术全面,新技术的开展与国际前沿接轨。采用多样化、个体化的透析方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开展缓慢低流率透析、CRRT系列模式、CRRT透析液再循环、人工肝技术,BVM监控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多项技术,满足不同病情的临床需要。

5、慢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1980年始开展肾活检及肾脏病理诊断,现对住院的肾小球疾病病人常规作肾活检并独立完成特染、免疫荧光等病理检查,为个体化综合治疗奠定基础。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肾脏足突细胞培养技术,对研究肾小球硬化机制有很重要的前景。此外在他汀类药物防治肾小球硬化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专业特色。

肾脏科科研成果卓著:承担完成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厅级12项,科研基金200多万元。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奖1项,省、厅级科技奖多项。显示出强大的临床和科研能力。

肾脏科人才梯队健全:科室在王笑云教授领导下,已建成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特色显著、年轻化的人才梯队。现有医护人员35人,14名医生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4人,硕士7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