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二医院

肿瘤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内科成立于1994年,是南京市较早成立的肿瘤化疗专科之一,经全体医护人员不断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现有床位达130张(其中高级病房15间),分16、17、18三个病区,医护人员6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15人,博士研究生2人,主管护师12人,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充满朝气的医护团队。承担省市科研课题四项,培养了多名优秀人才。是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南京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单位。致力于中晚期肿瘤规范化治疗及其相关研究,结合国内外最新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制定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并积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等多种实体瘤疗效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特色项目:1、低剂量氟尿嘧啶持续滴注治疗胃肠道肿瘤;2、分子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化疗;3、DC、CIK细胞生物治疗;4、新化疗药物治疗;5、同步或序贯放化疗治疗;6、腔内局部化疗;7、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癌、胆道梗阻;8、TACE及无水酒精治疗肝癌;9、微波微创治疗肝癌、肺癌等;10、光氧动力治疗。肿瘤一科位于十六楼,现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3人,主管护师8人。主要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的全身化疗;恶性胸腹水的局部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肿瘤的最佳支持治疗。对于肝癌的治疗已经形成了集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微波固化热疗、无水酒精注射及全身化疗为一体的特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祝贺我院杨永峰副院长参编的《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一书出版

我院副院长,肝病科学科带头人杨永峰参编的《201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科普版)》,已于2014年7月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由庄辉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携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组织编写。分:乙型肝炎就在我们身边、我应该了解的乙型肝炎检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自我管理和乙型肝炎相关其他常见问题七章,引导大众能够正确面对乙型肝炎、科学治疗乙型肝炎、消除乙型肝炎防治误区和合理规范药物治疗,填补了广大乙型肝炎患者亟需的一本国家级、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科普性防治指南。在此特表示祝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挂什么科室检查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挂心血管内科或高血压专科检查,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1、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就诊科室,主要负责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病情开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药物。 2、高血压专科 部分大型医院设有高血压专科,专门针对复杂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专科医生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更有经验,可能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通常伴随血压波动大、阵发性头痛、多汗等症状。检查可能包括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血尿儿茶酚胺检测等。 3、肾内科 当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相关时需转诊肾内科,可能与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疾病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肾内科医生会安排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必要时使用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 4、内分泌科 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应就诊内分泌科,可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关。典型症状包括低血钾、周期性麻痹、体重下降等。医生会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肾上腺CT等检查,可能使用螺内酯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等针对性药物。 5、产科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需在产科进行专项管理,可能与胎盘因素、血管内皮损伤等有关,表现为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伴蛋白尿。产科医生会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使用甲基多巴片、拉贝洛尔片等妊娠安全降压药,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高血压患者就诊前应连续测量并记录3-7天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和摄入咖啡因。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服用降压药期间不可擅自调整剂量,出现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复诊。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