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肿瘤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专业于上世纪70年代在张金哲院士亲自指导下成立,是国内最早开展儿童肿瘤研究,并成立肿瘤专业建制的儿科中心。中心在几十年临床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最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制定了适合中国实际的小儿肿瘤诊疗常规,已经在临床推广使用,肿瘤分期及治疗方案得到统一及规范化。现有高级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2人、硕士4人。病房设有手术病床14张,实体瘤化疗门诊设有病床及治疗椅8张。手术例数和病种位于全国之首,在小儿肿瘤的临床治疗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科室最早由郭哲仁教授主持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并与美国合作开展复合细菌毒素提取物治疗儿童恶性肿瘤的研究,在当时很有影响,当年建立的肿瘤实验室一直延续至九十年代末,后由于全院实验室优化组合而取消。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由曾任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北京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李家驹教授负责,这一时期,科室对大多数儿童肿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稳定的效果,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开展了儿童肿瘤的化疗并取得了初步的疗效。
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北京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祝秀丹主任从美国学习访问归来主持工作,开始了国际标准化的儿童肿瘤化疗,儿童肿瘤综合治疗的模式开始完善。
目前,科室全面工作由国际小儿肿瘤外科学会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会员,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王焕民主任医师主持,开展了微波刀小儿肝肿瘤无血手术和复杂神经母细胞瘤切除的研究,使得这两个儿童肿瘤治疗的难点得以有效解决。同时开展了国际标准的神经母细胞瘤分子生物学分析和危险分组。
张金哲院士十分重视小儿肿瘤的研究,一直定期参加肿瘤专业的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并带领肿瘤专业申报并获得了北京市重点扶植学科项目《儿童实体瘤临床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王焕民主任也同期获得医院的项目支持开展《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2010年,王焕民主任开始承担国家卫生计生委重大专项课题《免疫放射靶向治疗在小儿复杂难治恶性肿瘤的应用研究》。2012年开始承担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中国儿童恶性肿瘤4P医学研究》,分两期实施。2013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课题《中国儿童恶性肿瘤4P医学模式的研究(预防性模式、参与性模式》。2013年,与国内多中心共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2014年,承担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建立中国儿童恶性肿瘤救治体系》重大专项研究。目前可支配科研经费逾200万元。
科室建立了儿童恶性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库,库存标本超过了1000例份,2014年初纳入北京儿童医院样本库统一规范管理。
目前已与美国著名儿童肿瘤中心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日本千叶大学儿童肿瘤研究所、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儿童肿瘤研究组、英国利兹大学医学院小儿外科等结成合作伙伴。由张金哲院士发起成立的“海峡两岸儿童肿瘤研讨会”已经形成常设机制并于两岸三地召开了四次会议;参加了3次国际儿童肿瘤学会年会并有会议论文发言;自主办会、学习班多次。一系列学术交流和合作扩大了肿瘤专业的国内、国际影响。
2002年成立小儿实体瘤治疗中心以来每年收治各种肿瘤病儿400余例,如神经母细胞瘤、肾肿瘤、肝肿瘤、各种生殖细胞肿瘤及胰腺、脾脏肿瘤及很多少见肿瘤,负责全院各专业肿物活检,进行重大手术200余例。引进超声刀、微波刀、氩气刀和腹腔自动拉钩等先进仪器设备,使肝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等高难度手术的切除率和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并发症明显降低。肿瘤治疗理念改变及相应的小切口活检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非阻断肝门肿瘤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腔镜手术,射频消融手术的开展,为诊断及远期疗效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除常规化疗治疗外,近年来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模式,针对复发难治型儿童恶性肿瘤开展靶向药物治疗,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圆满完成塔吉克斯坦中小学生来华夏令营医疗保障任务

2014年8月16日至8月21日,我院派遣重症医学科贾鑫磊医师执行塔吉克斯坦中小学生来华夏令营的随行医疗保障任务。医疗保障组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了教育部、中外交流协会等上级领导的赞扬。 本次医疗保障任务服务对象是来自塔吉克斯坦的200名中小学生,年龄跨度大,相对管理困难,我院保健管理办公室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沟通药剂科备足药品,安排医疗组成员24小时随队保障。 随行医师不辞辛苦,在炎炎烈日下,身背药箱,跟随学生们参观游览长城、故宫等景点,并参加中国科技馆、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活动当天,有一名小学生眼部不适,医疗组立即就近带他去同仁医院眼科急诊就诊并及时处理,该学生症状很快缓解。活动当中,还有一些小团员出现了中暑、感冒、过敏、外伤等问题,都在医疗组及时精心护理下很快康复。 此次夏令营是应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时邀请成员国2000名中小学生来华参加夏令营而举办,塔吉克斯坦200名中小学生是首批来华客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脸上发红冒丘疹该多吃些什么
聂小娟
回答: 脸上发红冒丘疹可能与过敏、痤疮、玫瑰痤疮、接触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等因素有关,可以适量吃西蓝花、三文鱼、燕麦、蓝莓、酸奶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夫西地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氢化可的松乳膏、多西环素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西蓝花 西蓝花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其含有的硫化物成分可帮助肝脏排毒,减少因毒素积累导致的皮肤问题。过敏体质者需确认无十字花科蔬菜过敏史后再食用。 2、三文鱼 三文鱼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够抑制皮肤炎症介质的产生。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但需注意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食。 3、燕麦 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抗炎和保湿作用,可缓解皮肤红肿瘙痒。建议选择无添加的纯燕麦片,用温水冲泡后食用,避免高温破坏活性成分。胃肠功能较弱者应控制摄入量。 4、蓝莓 蓝莓含有的花青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中和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每日适量食用新鲜蓝莓有助于改善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面部潮红,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糖分摄入。 5、酸奶 无糖酸奶中的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间接改善皮肤过敏反应。选择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乳制品效果更佳,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植物性酸奶替代。 二、药物 1、氯雷他定片 适用于过敏性皮炎引起的面部红斑和丘疹,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症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禁止与酮康唑等肝药酶抑制剂联用。 2、夫西地酸乳膏 针对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丘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接触眼睛黏膜。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以防耐药性产生。 3、阿达帕林凝胶 用于寻常痤疮引起的炎性丘疹,可调节毛囊角化过程。建议晚间避光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皮肤脱屑等刺激反应。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氢化可的松乳膏 低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可快速缓解接触性皮炎导致的红肿瘙痒。面部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真菌感染部位禁止使用。 5、多西环素片 中重度玫瑰痤疮的常用口服抗生素,具有抗炎和抗菌双重作用。服药后需避免日晒,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光敏反应。8岁以下儿童及孕妇禁用。 日常需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刺激皮肤。外出时选择SPF30以上物理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皮肤炎症。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致敏食物,新护肤品使用前做耳后测试。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立即至皮肤科就诊。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