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妇产科是苏州市重点科室,是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医学院、南通医学院、江苏大学、徐州医学院的教学基地,设有妇科、产科门诊和病房、产婴组,拥有多名优秀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技术力量雄厚。年门诊量近5万余人次,产科门诊开展围产期、产前各项检查筛查。妇科门诊诊治各种妇科常见病、疑难疾病、不孕症、闭经、月经失调、各种生殖道感染等疾病,尤其是宫颈病变、妇科肿瘤等。开展多种妇科检查、治疗,如宫腔镜:对不明原因的子宫、阴道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节育环嵌顿均能诊断治疗,尤其对不孕症病人可行输卵管插管通液,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可为年轻患者保留子宫,阴道镜+LEEP刀,对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对重度宫颈糜烂及癌前期病变者可行LEEP刀,并可为年轻患者保留子宫。
  妇产科,妇科病区床位80张,特级病房2间,家庭病房2间,双人间24间,其余为三人间,各病房空间宽敞,配备液晶电视、陪客床,卫浴设施齐全,病区配有24小时开水间,微波炉,冰箱等日常生活设施。妇科拥有医生1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2名,年住院病人1800余人,妇科手术近1200例。开展多种检查治疗技术:(1)腹腔镜下宫外孕治疗,附件囊肿、子宫肌瘤剥离及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2)对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外阴癌等均行规范手术,如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及腹腔化疗等;(3)子宫肌瘤可行剔除,介入疗法,对宫颈CINⅢ级患者可行宫劲缩切术,为年轻患者保留子宫;(4)对小于50岁妇女的功血、子宫肌瘤患者为保留卵巢功能进行保留子宫动脉的倒三角形子宫切除,在省内处领先水平;(5)对宫外孕患者开展了保守治疗及术中保留输卵管的吻合术;(6)病区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手术治疗,例如盆腔广泛粘连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的手术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7)对张力性尿失禁的病人,进行前路修补手术,成功率达100%,且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达省内领先水平;(8)对子宫脱垂患者实行保留子宫的全盆腔悬吊术,既保留子宫,又不影响夫妻生活及生育,此项手术为省内领先。
  妇产科,产科床位48张,其中家庭化产病房8个(含套房2个),内设智能化卫生设施及全套日常生活设备,可提供包括全产程陪护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普通单人家庭病房8个,双人间16个,3人间12个,均有独立卫生设施,环境整洁温馨。产科拥有医生1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人。产科设有胎儿中央网络远程监护系统,胎儿心电图,胎儿脐带血流测定,新生儿听力测定,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酮尿症筛选,成功开展镇痛分娩,技术成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责任制护士专职负责母婴的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工作,并配备高级职称儿科医师,专门负责新生儿保健工作,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对各类产科疑难杂症,重度妊高症,产前、产后出血,羊水栓塞、DIC等危重病人均在妇产科获得抢救成功。新式剖宫产,横切口、皮内缝合等技术,减轻产妇痛苦,有利于产妇术后早日康复,年出院孕产妇2000多人次。
  妇产科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的同时,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敬业奉献,优质服务,多次被评为市级、局级先进科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咽不下去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李延忠
回答: 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咽不下去可能是由咽喉炎、胃食管反流、咽喉异物、甲状腺肿大、癔球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咽喉炎 咽喉炎可能导致喉咙黏膜充血肿胀,产生异物感。患者可能伴随咽痛、干痒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缓解炎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有助于症状改善。 2、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可能引起类似症状,常伴反酸、烧心等表现。可能与饮食不当、食管括约肌松弛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抬高床头可减少反流。 3、咽喉异物 鱼刺等细小异物卡在咽喉部会产生明显异物感,可能伴吞咽疼痛。需及时就医通过喉镜检查取出,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加重损伤。日常进食需细嚼慢咽,避免说话时进食。 4、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体积增大可能压迫食管产生吞咽不适,可能伴颈部肿大、体重变化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考虑手术治疗。保持碘摄入适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5、癔球症 心理因素导致的咽喉部异常感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关。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 建议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热过冷食物刺激咽喉。戒烟限酒,减少咽喉刺激。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完善喉镜、食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关注咽喉不适感。适当增加室内湿度,避免咽喉干燥。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