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病理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早在1958年,江苏省外科奠基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坤副院长开拓并亲自主持临床病理诊断。至1962年,正式建立了常州市第一家病理科。为省内具有相当规模的临床病理科室,它在江苏省内首家引进冰冻切片机、图像分析系统,首家开展石蜡切片基因扩增工作,并在市内率先开展了免疫病理技术工作。目前是常州市病理质控中心,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病理科现有医技人员14名,其中诊断医师8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3名,包括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及住院医师2名;技术员6名,其中3名为大专以上学历,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名,技师4名;硕士生导师1名,除上述正式职工外,正在病理科攻读的统招硕士研究生有2名。

病理科老专家陈同钰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市常州临床病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州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州市科技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常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病理学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常务委员,是常州市病理学科的带头人。

科室设有取材室、技术室、免疫组化室、细胞室、特染室、图象分析室及资料室等,装备进口全自动脱水机、徕卡石蜡切片机、徕卡全自动封片机、珊顿恒温冷冻切片机、液基薄层制片系统、计算机病理图文和资料管理系统及0LYMPUS多功能显微镜等仪器设备。

病理科现开展常规病理诊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肿瘤穿刺和脱落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及原位杂交等项目,年外检量超过16000例,术中冷冻切片快速诊断超过1700例,各种细胞学检查超过6000例,免疫组化2300例,承担着院内外医疗诊断、科研、教学任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临床病理讨论会,并承担下级医院病理科业务指导、进修培训、疑难切片会诊等工作,为全市的病理诊断中心。

已获的科研成果有:①骨髓活检的临床应用,获1980年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压片和石蜡切片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获1990年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③三类六种癌基因在乳腺癌中蛋白,mRNA和基因突变的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获1997年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④子宫腺肌瘤与异位内膜的性激素、性激素受体的研究获199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⑤颈淋巴结转移癌的EB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获1998年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⑥C-kit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应用,获2004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⑦乳腺癌中C-myc、Rb蛋白、cyclineD1等细胞G1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和临床应用,获2005年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⑧脑星形细胞肿瘤VEGF表达及PTEN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研究,获2006年常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病理科全体医务人员不断加强、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在乳腺肿瘤、脑胶质瘤、消化系统肿瘤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几十篇论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