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友好医院

感染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科现有医务人员16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人员7名,有床位45张。能收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内设肝炎、肠道、及结核病专业组及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并开设发热门诊、肝炎肝病专科门诊和肠道门诊。感染科环境优美,按病种分隔收治病人,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定期消毒病室,确保医疗质量。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廉洁行医,奉献社会,为我院无红包科室之一。近年来,感染科科重视临床医学研究及新技术开发,先后开展了各种剂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在各型肝病中的检测、药物控制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肝炎肝硬化胃粘膜病变临床研究,各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特点等科研项目,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引进美国ABI公司7000型PCR荧光分析仪,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TTVDNA、HBVDNA检测,HBV YMDD变异株检测,全科在核心期刊及数据源杂志上已发表论文40余篇,临床医师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学术交流,同时承担众多教学任务,培训基层人员,随时指导、会诊、抢救各地危重病人。2002年科内4名临床医师在省内首批通过卫生部临检中心、江苏临检中心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上岗资格考核。并建成扬州市二级甲等医院中首批验收通过的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

主要收治病种及特色:

(一)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急慢性肝炎的综合治疗。2.慢性肝炎的抗肝纤维化治疗。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序贯治疗。4.重型肝炎的综合支持治疗。5.肝炎肝硬化的内科综合治疗。6.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7. 肝性脑病的治疗。8.肝肾综合征的治疗。9.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二)其它传染病 1.各型肺结核及多重耐药肺结核的治疗。2.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3.细菌性痢疾的治疗。4. 伤寒、副伤寒的治疗。5.急性胃肠炎的治疗。6. 感染性腹泻的治疗。7.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8.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9.流脑、乙脑的治疗。10.麻疹、水痘的治疗。

此外,感染病科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有其专长或特色:①原因未明的长期发热的诊断;②免疫功能低下相关感染的诊治;③各种难治性感染,包括中毒性休克综合症、院内感染、耐药菌株感染的治疗;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⑤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治。

专家介绍:

汪荣生,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是扬州市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扬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成员。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疗工作30年,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疗方法,对本专业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包括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乙肝病人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戊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测定血吸虫循环抗原及抗体在慢性血吸虫病中的临床意义、脂肪肝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TTV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乙肝病毒YMDD变异株中的检测等,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YMDD变异株序贯治疗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准确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主持和领导完成的“血吸虫循环抗原及抗体在慢性血吸虫病中的临床意义”、“TTV肝炎临床研究”、“通用模板技术检测乙肝病毒YMDD变异株”等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扬州市、江苏石油勘探局科技进步奖,TT病毒和乙肝病毒YMDD变异株检测技术填补了扬州市该领域研究空白。在省级以上医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联系电话:0514—86762434(办) 13901459128(手机)

张华,副主任,主任医师。是扬州市防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扬州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感染科临床一线医疗工作近20年,在临床工作中,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学习、研究、运用本学科范围内的先进理论,对各类急慢性肝病、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以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成本效果分析、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变异株(YMDD)的临床观察治疗作为主要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积极参与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并获得临床基因诊断工作的上岗证。开展了HBV-DNA定性、定量检测、HCV-RNA、TTV-DNA及HBVYMDD的检测项目,使本实验室及检测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其中TTV-DNA及乙肝病毒YMDD变异株的检测填补了扬州地区空白。在省级以上医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两项科研成果获江苏石油勘探局科技进步奖。

联系电话:0514—87769363(办) 15862882315(手机)

朱玉芬,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感染科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始终以本学科的先进理论应用于临床诊治工作,有意识地选择病毒性肝炎病毒混合、重叠感染及新型肝炎致病因子作为主要研究目标。近两年来又以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以及治疗后耐药变异株(HBVDNA)的临床观察、处理作为主要课题,在省级以上医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自2000年9月始积极参与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并获得临床基因诊断工作的上岗证。积极开展了HBV-DNA定性、定量检测、HCV-RNA、TTV-DNA及HBVYMDD的检测项目,使本实验室及检测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顺利完成了“TTV肝炎的临床特点”科研项目。填补了我市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并获江苏石油勘探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联系电话:0514—86762434(办)  13852795399(手机)

张军 副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系。从事感染科临床医疗工作30年,1987年5月至1988年4月,上海传染病总医院进修;2001年10月至2003年7月,东南大学内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研修。毕业后一直从事感染性疾病专业的临床一线工作,并始终以学科的先进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敢于创新、探索,具备较强的临床急危重病症抢救组织能力。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别在病毒性肝炎及其肝病的诊治,总结出了适合不同对象的治疗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在医院服务的地区形成了较稳定的固定服务人群,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联系电话:0514—86762434(办) 13905258166(手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走到半路临盆在即 17岁女儿帮“接生”车上生下妹妹

孕妇即将临盆,还没赶到医院却提前分娩,在众人的帮助下,孕妇在火车上、马路边等“非常规地点”成功产下婴儿—这是电视剧里常有的情节。不过昨天凌晨,仪征刘集的杨女士就亲身经历了类似情节。怀孕8个多月的杨女士,在17岁女儿的帮助下,成功在私家车后排座位上诞下“小二子”。不过产科医生提醒,这样的情况实属危急且风险较大,婴儿生在车上还容易感染,孕妇也会因为未能及时清创而出现并发症。 A “二胎”妈妈凌晨腹痛 女儿镇定喊来亲友开车送医 仪征刘集村民杨女士今年36岁,去年成功怀上了“小二子”。她17岁的大女儿琴琴(化名)是个懂事的孩子,由于爸爸不在家,暑假期间,琴琴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任务。 昨天凌晨大约三四点钟,杨女士突然感到肚子疼,“妈妈躺在床上,一直喊肚子疼!”琴琴被惊醒了,连忙问怎么回事。杨女士告诉女儿,自己已经开始宫缩,可能要生了。 琴琴看到妈妈在床上疼得直叫唤,一下子手足无措,但是随后立即镇定下来,赶忙打电话求助。 很快,杨女士的朋友开车赶来。清晨6点,杨女士和琴琴坐着私家车赶往扬州。 B 走到半路临盆在即 女儿帮接生,车上生下妹妹 “临出门前,妈妈叫我带了床大被子。”据琴琴介绍,当时她搀扶妈妈下楼,然后立即把被子铺在了汽车后排座位上。 从仪征到扬州的途中,杨女士一直喊肚子疼。车子走了40多分钟后,杨女士羊水一直在流,且宫缩加剧。“妈妈跟我说,她可能熬不到扬州了。让我帮她。”琴琴从没接触过类似的事情,但看着痛苦不堪的妈妈,她硬是定下心神,准备帮妈妈接生。 琴琴听从妈妈的指挥,用被子裹住她的下半身。然后一直紧拉着妈妈的手。伴随着杨女士的喊叫,琴琴能感觉到妈妈在一阵阵抽搐。“妈妈很用力地想把孩子生出来,我都能感觉到她全身都在颤抖,她一直在掐自己的胳膊。” 没过多久,琴琴突然听见一阵微弱的哭声。杨女士竟然顺产出了胎儿。“当时我闻到了很浓的血腥味,打开被子一看,里面有一个小肉团,血肉模糊的,我也不敢仔细瞧。” 而此时,杨女士已经非常虚弱了,她勉强告诉女儿,用被子好好包住小宝宝。 C 汽车后座当“手术台” 医生消毒清创,剪断脐带 听到婴儿的哭声,开车的亲友更加焦急,驾车一路闯红灯,飞速开到友好医院。在医院东门,还没等车停稳,琴琴便冲下车大声求救:“医生,医生,我妈妈在车上生了,赶紧救救她。” 当时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产科主任余波和产科医生申兰霞正在医院急诊室值班,他们听到有人喊“生了”,迅速拿出产包、消毒工具和手套等,冲出了值班室。据余波主任介绍,当时看见产妇躺在汽车后座上,下身被被子包住,打开一看,孩子已经出生了。 “当时的情况已经来不及转移产妇了,我们立即在车上为她进行了消毒、清创等简单处理。”申兰霞医生表示,当她发现车内一直开着空调,便赶紧让宝宝趴在杨女士的肚子上。“这样做,能够为婴儿进行保暖,同时也让她感觉到妈妈的体温。” 检查婴儿时,余波发现脐带还连在母体上,赶紧给宝宝进行了简单的消毒,然后剪断脐带。通讯员蒋敏见习记者王诗韵 新闻背后 糊涂妈妈一直未产检 曾因肚子疼在医院保胎三天 杨女士告诉医生,女婴出生时间为早晨7点11分。医生随后查询才发现,杨女士怀孕后居然一直未建卡,也没有做过产检。 据悉,女婴出生时体重为4.88斤,“显然没有足月,是个早产儿。”根据多年的经验,余波判断这名女婴出生时大约是34周。 产科主管护士蒋蓉告诉记者,7月25日,这名孕妇曾因肚子疼感觉要早产,住进医院保胎。住了3天以后,又回到了仪征家中。“这名孕妇生过一胎,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有经验了,所以一直没有到医院产检。” 医生提醒 车上生产,极易引起婴儿感染 “在车上生孩子风险是很大的。”余波主任介绍,她当时到车上一看,胎盘、胎膜已经被完全排出来了,但是脐带还连着胎盘。“随后给孕妇检查发现,其阴道、宫颈是一度裂伤。” 余波介绍,脐带与母体相连,且暴露在外,不及时剪断会导致新生儿吸进脏东西,引起感染;如果脐带缠绕孩子颈部,甚至会导致孩子缺血。“生产过程中,新生儿还可能会被羊水呛住,导致窒息。”接下来,女婴还要打抗破伤风针。 头胎顺产,二胎分娩时间一般较短 产科医生发现,很多头胎顺产的孕妇,生第二胎时就比较随意。医生表示,第一胎若是顺产,第二胎的分娩时间会较短,一旦送医不及时,就会发生在车上或家中生产的情况,很危险。 余波提醒孕妇,一旦出现生养的先兆,譬如肚胀、腰酸、肚皮发紧其中的任意一种,都是宫缩的症状,建议立即住院保胎。此外,孕妇产检是必须要做的,不能因为二胎而掉以轻心。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