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超声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浙江省中医院超声科成立较早,为国内首先开展灰阶超声诊断的医院之一,为浙江省超声会诊中心所在。原马孔阜主任等首先对“左心室三维计算机重建”进行了研究探索,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浙江省医学超声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马伟丰主任等首先进行“中药快速膀胱充盈剂的研究”,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科室目前现有16人,拥有15台彩色超声诊断仪,2台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仪,2台黑白超声诊断仪。09年共完成了144251人次超声检查和36000余人次的健康体检。 技术全面、精湛、开展项目齐全,包括腹部(肝胆胰脾肾)超声、妇产科超声、浅表(乳腺、甲状腺、阴囊等)小器官超声、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泌尿生殖系超声。科内开展的国内外先进超声检查项目包括超声造影、胎儿实时三维、 心脏三维超声、血管三维超声、超声组织定征、外周动脉功能评估、腔内超声(经阴道、经直肠、经食道)、介入穿刺诊断及治疗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首届华东地区胃癌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由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主办的首届“华东地区胃癌高峰论坛”于5月24日在舟山顺利召开。共有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由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组长、我院外科程向东教授担任主席并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指出,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而华东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更高居全国前列,近些年来我省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因为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因此这些成果还不能更好的惠及本地区的患者。同时,华东地区几个省比邻而居,经济、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多共性,在胃癌防治事业上拥有广阔的交流、合作前景。 论坛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杨力教授的《胃癌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笑雷教授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我院郭勇教授的《晚期胃癌的化疗进展》精彩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尤其是郭勇教授的报告,从肿瘤内科医生的角度对晚期胃癌化疗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激起了与会各位外科医生的极大兴趣。 此次论坛采取圆桌讨论的形式,内容新颖、讨论热烈,成为了华东地区胃癌领域高水平人才交流和探讨学术问题的重要平台,为省际医疗技术合作和交流树立良好的榜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出血是做什么手术
邵自强
回答: 脑出血患者通常需根据出血量和病情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脑室穿刺引流术、去骨瓣减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1、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出血量较大或脑疝形成的患者。通过颅骨钻孔或骨瓣开窗清除血肿,可快速降低颅内压。该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遗留颅骨缺损。常见适应证包括基底节区出血、小脑出血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脑水肿和感染。 2、微创穿刺引流术 微创穿刺引流术适用于出血量中等且位置较深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头皮穿刺置管引流血肿,创伤较小恢复快。该手术可采用局部麻醉,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冲洗引流管,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常见并发症包括再出血和感染。 3、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室穿刺引流术适用于脑室积血或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通过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该手术可与其他术式联合进行,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常见风险包括颅内感染和导管堵塞,需每日监测引流液性状和引流量。 4、去骨瓣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压顽固性升高的患者。通过去除部分颅骨扩大颅腔容积,为脑组织肿胀提供空间。该手术多为抢救性措施,术后需长期监护防止脑组织膨出。常见适应证包括大面积脑出血伴脑疝,后期需行颅骨修补术。 5、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适用于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通过股动脉插管行血管造影,采用弹簧圈或胶水栓塞出血灶。该手术创伤小但技术要求高,需在复合手术室进行。术后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常见并发症包括血管痉挛和栓塞不全。 脑出血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头部抬高30度。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恢复情况,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预防再出血。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