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骨伤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伤科1975年,医院成立了骨科筹备小组,1977年在外科三病区设立骨科床位5-10张,收治四肢骨折、脊柱创伤、骨肿瘤等少量病人。1982年9月,建立了十病区,以骨科创伤病人为主,目前床位53张,医生14名。骨伤专科于2007年被浙江省卫生厅确定为中医名科建设项目,科室人才梯队合理,科研和临床技术力量雄厚,国内和国外技术交流平台广阔,软件和硬件设施先进。科室含有关节病专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脊柱病重点专科、运动损伤治疗中心、创伤科和手外科。不仅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开展各种高精尖的骨科手术,还继承发扬了祖国的中医药特色,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一、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脊柱病专科
  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脊柱病专科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建设专科之一。本科拥有进口全套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及先进的脊柱外科手术器械设备。运用中医手法中药的治疗手段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质疏松症、颈椎病等疑难疾病疗效令人满意。广泛开展了椎间盘镜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侧弯的矫形手术,颈椎、胸椎腰椎的前后路手术等。对颈椎病、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脊柱侧弯、椎体滑移、腰突症、脊柱结核和肿瘤的脊柱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
  骨伤科关节病专科特色:全世界亿万人群经受着关节病的折磨,关节病正成为一种十分普通的骨伤科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十分重视人类老龄滑以后骨关节炎的发生,病将10月12日定为“世界骨关节日”。本科室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后盾,拥有进口全套关节镜系统和一系列最先进的关节病诊疗手段。同欧、美、韩、日等国家有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协作,用最新的技术最大限度的为病人解除痛苦,并结合中医特色,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方面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目前广泛开展了各种关节外科手术,各种韧带的修复重建手术,各种关节镜手术,骨软骨移植术,各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全膝关节和全髋关节置换有1000余例的临床经验,有700余例关节镜手术经验和200余例膝关节交叉韧带修复重建的临床经验。
  骨伤科创伤修复和显微外科特色:本科在工伤车祸等原因引起的骨折和韧带损伤方面以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为特色,避免病人手术的痛苦,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重大创伤的抢救和骨、软组织的缺损修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泛开展了各种骨折的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开展了断指(肢)再植手术,手指再造术,背阔肌皮瓣、足底皮瓣、髂骨瓣、游离腓骨瓣等组织的移植手术。能修复各种骨和软组织的缺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生活中的中医药??看似简易,字字真经的中医启蒙书

2014年1月19日,由何革院长主编的《生活中的中医药》首发式在浙江饭店顺利召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杭州市卫生局孙雍容副局长、原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傅学铨会长为新书揭牌。 《生活中的中医药》由浙江省卫计委张平副主任、杭州市卫生局滕建荣局长写序,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养生•道”、“中药•效”、“疾病•疗”、“情志•调”、“食疗•补”、“误区•绕”六个章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解读中医中药知识内涵,讲述中医药养生知识与保健理念。从中医药的预防保健(治未病)开始,由浅入深的漫谈中医药,使中医药科普的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达到高度统一,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走进中医药这一神奇的殿堂,感悟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并能运用其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保健,以及对日常疾病的了解,进而将中医的养生与保健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本书在各大书店及医院小卖部均有销售,随书附赠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纪念邮册一份,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子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周小凤
回答: 小孩子反复发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中暑、川崎病等因素有关。反复发烧通常表现为体温波动超过3天,伴随食欲减退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等感染是儿童反复发烧的常见原因,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辅助退热,同时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脱水表现。 2、细菌感染 中耳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等细菌感染会导致持续性发热,可能伴有耳痛、呼吸急促等表现。确诊需通过血常规或病原学检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家长需注意完整用药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3、免疫系统异常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周期性发热,通常伴随关节肿胀或晨僵。此类情况需进行抗核抗体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萘普生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温和关节症状变化。 4、中暑 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表现为反复低热伴头痛、恶心。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可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若6小时内未缓解需就医排除热射病可能。 5、川崎病 该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特征为持续5天以上高热伴草莓舌、淋巴结肿大。确诊需心脏彩超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受累,治疗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发病2周内是干预关键期,家长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曲线和伴随症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米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上升期避免过度包裹,退热期及时更换汗湿衣物。恢复期可进行温水擦浴促进散热,但禁止酒精擦拭。若发热间隔缩短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性发热。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