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病理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是由小儿外科病理,胃肠活检病理,肾活检病理,骨髓病理,细胞学病理,分子生物学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及呼吸道病毒检测等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临床病理科室。病理科的年外检量达5000多人次,肾穿刺病检200人次,病毒检测10000多例。

专业技术力量: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技师2人;目前科主任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儿科病理学组副组长,华东儿科病理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浙江省病理学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分会委员。近五年来病理科主持科题5项,协助参加科题数十项,在SCI、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仪器设备装置:目前科室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实验设备。主要有全进口的SHANDON全自动染色机、全自动脱水机、石蜡包埋机,MICROM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Leica石蜡切片机、显微镜及Zeiss荧光显微镜等。启用PACS系统,实现全院资源共享。

开展工作: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肾穿全套检查、呼吸道病毒检测、特殊染色、酶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分子杂交、尸体解剖等检查。其中儿童胃肠及肿瘤病理方面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肾穿刺病理诊断自1991年开展以来,除为本院服务外,还接收了省内十余家综合性医院标本及会诊,为浙江省肾脏病理提高促出了较大贡献;呼吸道病毒检测解决了临床检测病原体的需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病理为医学之本”, 随着病理科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科室将为临床提供更全面高质量的诊断。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在省内率先引进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rt,PWS)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今年2月,我院康复科在省内率先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且通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发现,患儿的下肢肌力、异常步态及姿势得到了显著改善。 脑瘫患儿的步行训练一直是儿童康复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尽早的实现独立行走也是脑瘫患儿最重要的康复目的。作为脑瘫患儿重要康复治疗方法之一的减重步行训练,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脊髓中枢模式激动源理论(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 ,是指运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负重减少,提高其步行能力,再配合运动平板进行训练。 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后,我院挑选脑瘫、脊髓炎及股骨骨折恢复期的患儿近80名,并根据病情制定以PWS为核心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与传统的康复治疗对比发现,减重步行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股二头肌活动增加,还能提早介入患儿下肢的运动康复,利于平衡功能、步行速度和步行耐力的改善,同时因其便捷和自由,受到广大患儿及家属的青睐。 减重步态训练仪的使用,体现了我院康复科与时俱进,为提高患儿康复水平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康复科将继续学习国内外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而不断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