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10年9月,是以神经康复为重点的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实行康复与临床并行的模式,保证康复治疗的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由于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于2011年5月1日扩建成立宁波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并暂时搬迁至大沙泥街45号。宁波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是综合性三甲医院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包括设有康复专家门诊、康复理疗门诊和康复住院部。现中心拥有病床46张,环境整洁、温馨,交通便利。内设有宽敞整洁的康复训练大厅,配备多种的现代化治疗设备,如意大利进口的TecnoBody平衡评定训练仪、德国进口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以及先进的电子生物反馈仪,吞咽言语障碍治疗系统,干涉波治疗仪等,有较完整的作业、运动、物理治疗体系,运用专科特色的康复流程,按照功能评定规程、诊疗规程,和优质的护理服务等,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实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本中心除了对住院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与治疗外,并对出院后患者的康复或有康复需求的门诊患者可持续服务,同时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医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康复医学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
  康复医学科主要收治范围:神经系统疾病: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眩晕症、面神经炎、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眼肌面肌痉挛、脊髓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痴呆等;骨与关节疾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颈椎病、胸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腿痛、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落枕、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骨折术后、运动损伤等;内脏疾病康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等;其他:亚健康状态的咨询、体检与机能训练。
  康复医学科对每个病人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康复评定方法 为患者的康复制定出正确的适合的康复治疗计划 按照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康复模式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标准的、规范的、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使康复治疗更有针对性、客观性,让患者的病痛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本中心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电理疗、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并结合中国传统的针灸、中药、推拿等。工作特点是采用多专业联合作战的方式。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将以优良的医德医术为患者服务,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力争将医疗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减少或避免并发症,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满足患者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多科协作救治一高龄疑难患者

近期我院妇科在多科合作下成功为多位极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不但高龄,而且全身并发症多,于全市乃至全国多家医院就诊,因情况复杂无法治疗。其中以72岁的徐老病情最为复杂。 2014年3月30日,徐老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身患多病:盆腔囊性占位、脑梗、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还是一名冠心病房颤行冠脉搭桥术后病人。科室首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认为患者高龄而且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手术风险极高,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坚决要求在我院手术治疗。在我院医务科的安排下,相关专业专家进行会诊。最后由心脏中心陈晓敏主任、监护病房朱建华主任亲自会诊指导;麻醉科则启动了浙江大学宁波医院学科对接的优势途径,邀请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祝胜美教授进行会诊,祝主任来院后,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和目前的状况,和黄长顺主任及麻醉科的同道们一起研究了手术风险、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拟定了一套详细的麻醉方案及术中用药。根据会诊意见,由医务科曹阳主任、妇产科、麻醉科、监护病房的医师与患者家属详细多方沟通,在他们充分理解手术风险情况下,术前充分准备后才进行手术。 术中由祝胜美教授、黄长顺主任亲自监护指导麻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用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ICU继续监护、调整药物,确保安全。在全院麻醉科、ICU、妇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心外科、呼吸科、风湿科等科室共同努力下,徐老术后恢复较好,现已出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