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一医院

记泌尿外科尿路造口护理团队漫漫六年心路历程

时间:2014-05-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08年,泌尿外科的护士们开始组建一支专业的尿路造口护理团队,努力为造口患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从刚开始简单的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到现在比较系统地开展的项目:住院为患者制订一套专业造口护理及健康教育路径、出院时造口护理自我能力评估、出院后电话随访、每年的造口沙龙,涵盖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并长期关注。让患者从术前对造口的陌生、抵触情绪,到出院时对其有个系统的了解,直至患者及家属能熟练掌握更换造口袋技巧;电话随访解答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各类疑问及生活中的困难和心理疑惑、不安,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及时有效地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随着造口沙龙形式的深入人心和广受欢迎,现在造口护理团队已固定每年举行2次,邀请四面八方的病友相聚在一起。在沙龙上,病友没有悲伤、没有消极情绪,更多的是病友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相互分享的和谐、互动、温馨、积极的氛围。在造口沙龙上护理团队会根据不同季节讲解造口自我护理特点、自我监测;医师团队现场坐诊,为病友讲解康复期的各类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同时,病友也“不甘示弱”地分享着自己生活中的小经验,分享着自己从一名曾对癌症绝望的患者到现在能熟练掌握更换造口技能,分享如何通过自己的小方法宣泄不良情绪。通过沙龙上设置的各类趣味游戏,让病友感受到生活中的小乐趣。通过现场问卷、现场交流、现场提问等多种互动形式,让病友更加主动分享自身经验和感想。多点聆听,共同关注!这是他们的心声,更是造口护理团队努力的方向!

  多点聆听 共同关注

  2014年,护理团队第一次提出“造口志愿者”、“造口互助”模式的护理理念,这在宁波市还是首次。目的是让病友更好的融入社会,学会分享,回报社会!此次造口志愿者本身就是造口患者,他们在多次接受造口护理团队帮助后,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为更多的病友服务,愿意成为志愿者之一。

  经过护理团队的培训,明确了权利和义务,两名病友很高兴地成为了第一届造口志愿者!他们在术前和术后会出现在新造口患者病床前,讲述自己曾经有过的不安、彷徨,分享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造口志愿者的出现,有时比护士的宣教更有说服力,不仅使患者在造口手术前不再感到害怕,更让造口术后患者的生活充满了希望。造口互助模式,就是让刚出院的新患者与老患者通过护士的介绍进行结对,让他们进行电话或其他形式的私人交流,促使新病友更好地生活。“造口志愿者”和“造口互助”模式让造口人获得自我护理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回馈社会!这正是造口护理团队的成立初衷!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红色“玫瑰”象征着“造口”,“绿色叶子”象征着对生活燃起新的希望与动力,“绿色丝带”围成心型象征着社会各界给予造口人的关爱和帮助,这是国际造口关爱联盟徽章的寓意。

  从2008造口干预开始,我们护理团队电话随访病友830人次,上门服务10人次,解决造口护理技能问题80多人次,皮肤问题60多人次,举办造口沙龙10届。在这几年时间里,护理团队收获了病友潜移默化的阳光心态的转变和融入社会的信心,更收获了病友对我们造口护理干预的信任及肯定!为造口人提供各类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心理关怀,让社会共同参与,真正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避免患者出院后“护理断层”现象,这是我们泌尿造口护理团队的工作宗旨,更是广大造口人的心声。将出院后造口护理落实到每一位患者身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专科护士往往感到精力和时间的不足,这需要医院、社区、家属、社会工作者的一起参与,任重而道远 ,大家共同努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多科协作救治一高龄疑难患者

近期我院妇科在多科合作下成功为多位极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不但高龄,而且全身并发症多,于全市乃至全国多家医院就诊,因情况复杂无法治疗。其中以72岁的徐老病情最为复杂。 2014年3月30日,徐老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身患多病:盆腔囊性占位、脑梗、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还是一名冠心病房颤行冠脉搭桥术后病人。科室首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认为患者高龄而且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手术风险极高,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坚决要求在我院手术治疗。在我院医务科的安排下,相关专业专家进行会诊。最后由心脏中心陈晓敏主任、监护病房朱建华主任亲自会诊指导;麻醉科则启动了浙江大学宁波医院学科对接的优势途径,邀请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祝胜美教授进行会诊,祝主任来院后,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和目前的状况,和黄长顺主任及麻醉科的同道们一起研究了手术风险、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拟定了一套详细的麻醉方案及术中用药。根据会诊意见,由医务科曹阳主任、妇产科、麻醉科、监护病房的医师与患者家属详细多方沟通,在他们充分理解手术风险情况下,术前充分准备后才进行手术。 术中由祝胜美教授、黄长顺主任亲自监护指导麻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用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ICU继续监护、调整药物,确保安全。在全院麻醉科、ICU、妇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心外科、呼吸科、风湿科等科室共同努力下,徐老术后恢复较好,现已出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脉硬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郝盼盼
回答: 动脉硬化可能由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晕、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动脉硬化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糖、戒烟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动脉硬化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若直系亲属有动脉硬化病史,患病概率会有所增加。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血管弹性下降、脂质沉积等症状。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脂和血管健康状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调节血脂。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3、高脂血症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症状包括四肢发冷、间歇性跛行等。应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配合医生使用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降脂药物。 4、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发展。患者可能伴随多饮多尿、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并加速血管老化,导致动脉硬化风险显著增加。戒烟是首要干预措施,同时可配合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若出现胸痛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冠心病等并发症。 预防动脉硬化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适量西蓝花、深海鱼类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久坐。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颈动脉超声和血脂血糖,已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出现持续头晕、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