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肛肠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温州市中医院肛肠科成立于1985年,2004年被定为温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疗分中心。科室拥有病区床位15张;技术人员3名,其中高级医师1名,中级1名,每年门诊量约有3000余人次。肛肠科蔡敬泽副主任医师是浙江省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委员、江西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委员。

开展特色治疗项目:肛肠科坚持实践与创新相结合,将复杂性肛瘘、环状混合痔的综合治疗与研究、肛肠疾病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新技术应用研究等作为专科主攻目标,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肛肠疑难病方面优势明显,如:1、三线引流结合垫棉加压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复杂性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术后复发率高、后遗症多,为难治性疾病。本方法通过对口切开,小切口三线引流,避免肛周太多组织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肛门括约功能,同时以中医传统的垫棉加压法促进组织粘连愈合,防止假性愈合。 2、内外分治、保留齿线:综合应用结扎剥离、缝扎悬吊、齿形分割切除、分段切除缝合、硬化注射、内括约肌部分切断等多种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是肛肠科的难题,过多切除痔组织可能造成术后肛管狭窄,而保留组织过多,又会造成治疗不彻底,症状改善不明显。我们综合应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减少了手术创面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增强对下移肛垫的固定悬吊作用,保留齿线,从而达到既治疗痔疮,又尽可能不损伤肛门功能的目的。3、中医中药治疗难治性便秘:近年来,便秘尤其是难治性便秘的临床发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肛肠科发挥中医药特色,采用舒肝清热理气、健脾益气养血润肠法,治疗难治性便秘取得较好临床效果。4、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肛肠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同时患有各种严重慢性疾病,或年老体弱不宜手术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更为适宜。5、开展一系列新的诊疗技术如PPH手术、HCPT技术治疗痔病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