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妇产科、神志病科、肾内科、康复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坐落在温州市区风景秀丽的松台山麓、九山湖畔,创建于1923年。医院系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省级“平安医院”、市级“文明单位”、“绿色医院”,承担浙南地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培训等任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医院现有职工1100余人,其中在编职工828人,全院高级职称109人,中级213人。医院总占地面积106.27亩,总建筑面积13.39万㎡;核定床位880张,实际开放床位901张。医院现有大士门本部、景山院区、水心院区和建设中的六虹桥新院区共四个院区。医院开设内、外、妇、儿、急诊、ICU、感染科、骨伤、肛肠、耳鼻喉、眼、针灸、推拿、康复、口腔、皮肤科、麻醉科、精神卫生科等一级科室18个,病区16个。在肾病、肝病、胃肠、呼吸、肿瘤、心脑血管病、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脑外伤、老年病)、乳腺病、不孕症、先兆流产、盆腔炎、子宫肌瘤、颈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断肢再植再造、男性疾病、骨髓炎、脉管炎、肛肠病及结石病等专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地区领先水平。医院还是“全国中医肿瘤治疗中心温州分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温州分中心”、“温州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与市残联合作的康复实践训练基地。拥有GE1.5T核磁共振、GE16排螺旋CT、全自动康复机器人、体质辨识诊断仪、多功能数字化X光机、DR、C臂机、关节镜、肾镜、钬激光、医院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高压氧舱、钼靶机、双能骨密度测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系统、微生物细菌及药敏分析系统、五分类血球、荧光定量PCR、特定蛋白测定系统、电子胃镜、结肠镜、鼻内窥镜、腹腔镜、宫腔镜、支气管镜、阴道镜、麻醉机、呼吸机、碎石机、全自动病理切片机、血透机及血滤机、人工肝治疗机、腹膜透析仪、腹水回收治疗仪、床旁持续肾替代装置、动态心电图、动态脑电图、肺功能检测仪、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等先进医疗设备,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支持和保证。多年来,医院走“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04年医院成为浙江中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和江西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2008年成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攀登工程名院建设单位,中医妇科、肾病科、肝病科被列为名科建设对象。医院学科地区辐射性强,现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中医妇科、肾病科、康复科、神志病科;省中医重点学(专)科4个——中医妇科、肾病科、老年康复科、肝病科;市级重点学科群2个——老年病学科群、康复学科群;市级重点学科6个——心脑血管科、康复科、骨伤科、乳腺科、消化科、肿瘤科;院级重点学科3个——针推科、检验科、呼吸科,保持了在地区中医药发展建设中的领先地位。医院全体职工在院党委和院长的领导下,竭诚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效、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