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科诊疗范围包括各类病毒性皮肤病、真菌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疱疹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座疮、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蛔虫导致的疼痛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蛔虫导致的疼痛可通过驱虫治疗、热敷止痛、调整饮食、药物镇痛、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蛔虫病通常由饮食不洁、接触污染源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驱虫治疗 确诊蛔虫感染后需遵医嘱使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磷酸哌嗪宝塔糖等。这些药物能麻痹虫体使其随粪便排出,用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腹泻,一般无须特殊处理。驱虫期间避免油腻饮食,建议间隔2周重复用药以确保虫卵清除。 2、热敷止痛 脐周绞痛发作时可用40℃左右热水袋热敷腹部,每次15-20分钟。热量能松弛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蛔虫移动引发的机械性刺激。注意避免高温烫伤,儿童需家长监督操作。热敷后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效果更佳。 3、调整饮食 发作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减轻肠道负担。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蒸苹果、南瓜粥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吸附虫体。避免生冷、辛辣及高糖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生食瓜果需彻底洗净去皮。 4、药物镇痛 剧痛时可短期使用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但需与驱虫药间隔2小时服用。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镇痛。禁止自行服用强效止痛药掩盖病情,以免延误发现肠梗阻等并发症。 5、就医处理 若出现持续呕吐、腹胀或便血,提示可能发生蛔虫性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需立即急诊处理。医生可能通过胃肠减压、内镜取虫或手术治疗。反复感染者应检查家庭成员同步治疗,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杀。 预防蛔虫病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处理粪便后彻底洗手,儿童玩具定期消毒。农村地区避免赤脚接触泥土,饮用水煮沸后饮用。集体生活场所发现病例需全面筛查,患者衣物床单需沸水烫洗。驱虫后1个月复查粪便虫卵,营养不良者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