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中心医院

义诊走进红旗新村

时间:2014-05-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多城同创,你我同行。5月10日下午1点30分,我院健康教育小组7位医护人员在门诊办主任唐富琴的带领下,来到椒江区红旗新村,开展健康宣传和义诊。

  活动是我院健康教育小组和台州学院医学院社联联合举办的,目的是让更多百姓了解公民健康素养和心肺复苏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小组到达时,义诊场地——红旗村村委会的戏台下已坐满了村民。大家正观看台州学院医学院社联举办的“同城共创,你我同行”节目。小组人员一开诊,便有村民从家里拿来CT片向蔡海鹏副主任医师咨询。蔡医师给予耐心的解答,村民得到满意的答复,并向旁边的村民直夸中心医院医师好。随后还有村民来测血糖,向柯博熙、丁凌志两位医生咨询相关疾病问题。我院医护人员还现场为一位7旬老人预约周三的专家门诊,老人连声道谢。护士李卫玉向高血糖人群宣教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提醒他们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不少村民都恍然大悟,惊呼“原来没有不舒服不等于健康!”

  没有什么比抢救生命更重要。为了普及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王碧君和叶爱女两位护士带上模拟人到高高的戏台上进行示范演示操作。王碧君细致生动的讲解博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叶爱女则示范了心肺复苏的每一个动作,规范的操作引得台下的村民跃跃欲试。一位小伙子最先上台,两位护士耐心地指导他所有步骤后,小伙子很快掌握了要领,随后成功进行了心肺复苏操作,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据统计,健康小组向村民发放了一百多份健康宣教资料和门诊预约卡片,指测血糖50余人次。义诊活动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