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口腔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患者每天排便在三次及以上,多为水样便、黏液便、血样便等,严重的还有会继发脱水、休克、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等。而一般的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症状较轻,具有自愈性。 随着气温增高,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了预防发生肠道传染病,特提醒公众注意: 1. 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 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3. 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食物制作要加热3分钟以上。尽量不吃剩饭菜。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内储放的直接入口食品,经卫生处理后才能进食。 4. 加工凉拌菜时,加工者要把双手清洗干净,一定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和刀具,不要和生肉刀具和案板混用,将生菜在加工前用开水过一下,盛放凉拌菜和色拉的容器要专用。 5. 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冲洗三遍以上,特别是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葡萄、草莓等水果需要在清水中适当加一点盐浸泡几分钟,用清水冲净,在冲洗的过程中,在表面用手轻轻地洗刷一下。 6. 旅游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在疫区当地进食生冷食品,尤其生食蔬菜,避免接触牛、羊、鹿等动物。如发生腹泻及时就诊。 7. 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持续性隐痛是怎么回事
陈勇
回答: 胃持续性隐痛可能由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长期进食辛辣刺激、生冷或油腻食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受刺激,引发隐痛。这类疼痛通常伴随饱胀感或反酸。建议改为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时间。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帮助缓解症状。 2、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紧张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和蠕动紊乱。这种功能性疼痛多呈间歇性,与情绪波动相关。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减压方式改善,必要时需心理疏导。 3、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药物刺激可能引发胃黏膜炎症,表现为上腹隐痛伴食欲减退。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同时避免饮酒和NSAIDs类药物。 4、胃溃疡 胃酸侵蚀黏膜下层可能导致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餐后加重。可能伴随黑便或呕血。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需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内镜下止血。 5、胃食管反流病 贲门松弛导致胃酸反流刺激食管,表现为胸骨后灼痛伴嗳气。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建议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可遵医嘱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控制反流。 长期胃部隐痛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建议记录疼痛时间与饮食关联性,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若出现呕血、体重骤降或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排查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少量多餐,餐后适度活动促进消化,避免立即平卧。 陈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