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患者每天排便在三次及以上,多为水样便、黏液便、血样便等,严重的还有会继发脱水、休克、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等。而一般的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症状较轻,具有自愈性。 随着气温增高,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了预防发生肠道传染病,特提醒公众注意: 1. 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 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3. 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食物制作要加热3分钟以上。尽量不吃剩饭菜。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内储放的直接入口食品,经卫生处理后才能进食。 4. 加工凉拌菜时,加工者要把双手清洗干净,一定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和刀具,不要和生肉刀具和案板混用,将生菜在加工前用开水过一下,盛放凉拌菜和色拉的容器要专用。 5. 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冲洗三遍以上,特别是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葡萄、草莓等水果需要在清水中适当加一点盐浸泡几分钟,用清水冲净,在冲洗的过程中,在表面用手轻轻地洗刷一下。 6. 旅游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在疫区当地进食生冷食品,尤其生食蔬菜,避免接触牛、羊、鹿等动物。如发生腹泻及时就诊。 7. 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不好怎么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
龚新宇
回答: 心脏不好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康复等方式治疗。心脏不好可能与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是改善心脏健康的基础措施,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等。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类干预适用于所有心脏疾病早期预防和辅助治疗。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和血压、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心绞痛。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适用于房颤患者,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放置支架、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这些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技术完成,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预防支架内血栓,并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心脏结构异常,如冠状动脉搭桥术重建心肌血供、心脏瓣膜置换术修复瓣膜功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开胸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支持,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3-5天。患者术后应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活动,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 5、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综合性的长期管理计划,包含运动处方、营养指导、心理疏导和疾病教育。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配合营养师设计的地中海饮食模式。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提高用药依从性。建议加入医院正规康复项目,定期评估心功能改善情况。 心脏疾病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血脂等指标。日常避免寒冷刺激和突然用力,外出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饮食选择全谷物、深海鱼、新鲜蔬菜水果,限制动物内脏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出现胸闷气短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长期规范治疗可使多数心脏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