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

时间:2014-07-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患者每天排便在三次及以上,多为水样便、黏液便、血样便等,严重的还有会继发脱水、休克、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等。而一般的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症状较轻,具有自愈性。

  随着气温增高,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了预防发生肠道传染病,特提醒公众注意:

  1. 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 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3. 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食物制作要加热3分钟以上。尽量不吃剩饭菜。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内储放的直接入口食品,经卫生处理后才能进食。

  4. 加工凉拌菜时,加工者要把双手清洗干净,一定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和刀具,不要和生肉刀具和案板混用,将生菜在加工前用开水过一下,盛放凉拌菜和色拉的容器要专用。

  5. 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冲洗三遍以上,特别是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葡萄、草莓等水果需要在清水中适当加一点盐浸泡几分钟,用清水冲净,在冲洗的过程中,在表面用手轻轻地洗刷一下。

  6. 旅游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在疫区当地进食生冷食品,尤其生食蔬菜,避免接触牛、羊、鹿等动物。如发生腹泻及时就诊。

  7. 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医院动态

更多 >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要点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患者每天排便在三次及以上,多为水样便、黏液便、血样便等,严重的还有会继发脱水、休克、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等。而一般的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症状较轻,具有自愈性。 随着气温增高,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了预防发生肠道传染病,特提醒公众注意: 1. 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 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尽量在外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3. 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食物制作要加热3分钟以上。尽量不吃剩饭菜。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内储放的直接入口食品,经卫生处理后才能进食。 4. 加工凉拌菜时,加工者要把双手清洗干净,一定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和刀具,不要和生肉刀具和案板混用,将生菜在加工前用开水过一下,盛放凉拌菜和色拉的容器要专用。 5. 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冲洗三遍以上,特别是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葡萄、草莓等水果需要在清水中适当加一点盐浸泡几分钟,用清水冲净,在冲洗的过程中,在表面用手轻轻地洗刷一下。 6. 旅游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在疫区当地进食生冷食品,尤其生食蔬菜,避免接触牛、羊、鹿等动物。如发生腹泻及时就诊。 7. 开展“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男士左胸里面隐隐作疼
高云
回答: 男士左胸里面隐隐作疼可能与肋间神经痛、肌肉拉伤、胃食管反流、冠心病或胸膜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常因受凉、外伤或病毒感染导致,表现为单侧胸部阵发性刺痛或灼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钴胺片或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转身动作。 2、肌肉拉伤 胸大肌或肋间肌拉伤多由运动损伤或姿势不当引起,疼痛局限在受伤区域,按压时加重。急性期可冷敷48小时,后期改为热敷促进恢复。疼痛持续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或塞来昔布胶囊。恢复期间应暂停扩胸类运动。 3、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食管可能引发胸骨后隐痛,常伴反酸、烧心感,平卧时症状加重。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或莫沙必利片。避免摄入咖啡、酒精及高脂食物。 4、冠心病 心绞痛引起的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呈压迫感,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诱发。需立即排查心电图,确诊后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或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戒烟并保持低盐饮食。 5、胸膜炎 胸膜炎症刺激可导致呼吸相关性胸痛,可能伴随发热、咳嗽。需完善胸部CT检查,细菌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期间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深呼吸动作加重疼痛。 日常应注意监测疼痛性质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突发剧烈胸痛或伴随冷汗、呕吐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心血管或消化系统疾病。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