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医院

疼痛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疼痛门诊始建于1991年,对多种急慢性顽固性疼痛进行诊治,获得良好效果。近年来通过外出学习深造、购置先进诊疗设备、研发或引进新技术等,疼痛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开展的新技术已治愈了许多来自广东、新疆、吉林等全国各地病人;2009年起已成为温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2011年组建了市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嘉兴疼痛医学创新团队;2011年还成为首批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共建单位。
  现疼痛学科已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人才:学科带头人姚明博士为嘉兴市疼痛医学带头人、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温州医学院研究生导师,还兼任中华疼痛学会全国青年委员、省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特约编辑等职务。科内现有高级职称医师5名,分别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医疗中心、北京宣武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深圳南山医院等进修学习。
  学科已成立疼痛医学研究室,紧扣临床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近3年来已在《MOLECULAR PAIN》、《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等国外杂志发表SCI论文4篇,“中华”级杂志发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躯体神经痛》等学术论文15篇;《椎管内注射丙戊茶碱对骨癌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等6项获得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立项;《静脉麻醉药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等10多项科研成果分获省、厅/市级科技进步奖。
  现疼痛学科设有专科专家门诊及专用治疗室共5间,病房床位15个。配备有(单双极)射频镇痛治疗仪、臭氧治疗仪、脉搏血氧仪等多种疼痛诊疗设备。开展多种无创或微创治疗新技术:包括胸交感调制治疗手汗症及雷诺氏病、射频热凝治疗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治疗小儿遗尿症、椎间孔注射等多种神经阻滞治疗慢性疼痛、腹腔神经丛或三叉神经调制治疗癌痛及顽固性疼痛,臭氧或小针刀治疗软组织痛,给众多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减轻了痛苦,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诊疗范围:各种慢性疼痛,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腱鞘炎、网球肘、腰肌劳损、偏头痛、关节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晚期癌痛、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
  各种神经相关性非痛性疾病:小儿遗尿症、手汗症、代偿性多汗、眼肌痉挛、面肌痉挛等。
  特色治疗技术:神经调制、射频治疗、臭氧治疗、手汗症治疗、小针刀、硬膜外阻滞、骶管滴注、关节内注射、微创技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点亮微心愿 共筑中国梦”----我院在职党支部慰问七星镇困难儿童家庭

我院党委根据省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四季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播种希望“微心愿”主题活动。医院党委办与七星镇妇联联系,收集到一批困难儿童的微心愿,他们的家庭大都是低保户,因病致困,经济生活特别困难。我院各支部党员志愿者为这些困难儿童点亮他们的微心愿,传递白衣天使的正能量。 5月24日下午,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院党委委员、大内科主任刘加良带领十个在职党支部和党办人员深入到七星镇十户困难儿童家里,送上“六一”节的礼物。各支部党员纷纷捐出从家里拿来的书籍200余册和玩具200余件。小朋友们看到这么多文具、玩具和书本,都非常激动,不停地说“谢谢第一医院的叔叔阿姨们!” 慰问人员还与小朋友现场交流,询问学习情况、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医护人员为这些困难家庭中的成员进行义诊、测量血压、咨询解答。 虽然此次志愿慰问只是一个普通、平常的行动,但是我们送出的那一份爱心和关怀却是沉甸甸的,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我院党员志愿者将继续深入到社区、到乡镇、到群众中去,帮助点亮“微心愿”,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爱的奉献,诠释人间的温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