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中医院

儿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湖州市中医院儿科始创于五十年代,讫今已有近50年历史。建院初期以中医传统特色治疗,在湖州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原有基础上引进西医,开设儿科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并应广大患者需要,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年门诊量达30000人次,住院病人数逾千人次。2001年被评为市级卫生糸统先进科室。

薛新娣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儿科急、重症抢救治疗,新生儿疾病诊治,以及儿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钱玉凡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从事儿科临床三十年。善于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对儿科急重症抢救治疗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有多篇医学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杂志发表。

邵钰芳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多年,继承老中医传统经验,对儿科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本市及周边地区群众中有较好的影响。

湖州市中医院儿科,利用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某些目前西医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儿科疾病,有其独到之处。如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肝炎、百日咳、秋季腹泻等等。其中本院自行研制的“益儿散”治疗疳积、慢性腹泻,健运脾胃,起到了提高免疫能力的效果;“保和汤”治疗积滞、伤食、腹痛等;“清肺止咳糖浆”治疗咳嗽、哮喘。中医经典方煎剂灌肠治疗肠边感染,凡此均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少的特点。

湖州市中医院儿科在禀承中医传统特色治疗的基础上,在中西结合方面也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护理、治疗规范以更好更快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我来添加/修改此科室介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叫荨麻疹血管炎
陈腊梅
回答: 荨麻疹血管炎是一种以皮肤风团样皮疹和血管炎症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属于慢性荨麻疹的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瘙痒性红斑、风团,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且可能遗留色素沉着。该病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自身抗体产生等因素有关,需通过皮肤活检确诊。 1、病理机制 荨麻疹血管炎的核心病理改变为小血管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纤维蛋白样坏死,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血管周围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这种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皮肤水肿和风团形成。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C1q抗体或冷球蛋白,提示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2、典型症状 皮损表现为持续24-72小时的红色或紫红色风团,消退后常遗留瘀斑或鳞屑,伴有明显烧灼感或疼痛。约半数患者合并关节痛、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累及肾脏或肺部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这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3、诊断标准 需满足慢性荨麻疹皮损持续超过6周,且活检证实存在血管炎性改变。实验室检查常见血沉增快、补体C4降低,部分患者抗核抗体阳性。需要与普通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鉴别,皮肤活检显示血管壁纤维素沉积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具有诊断特异性。 4、治疗方法 轻症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中重度需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对激素依赖者可用羟氯喹片或秋水仙碱片,难治性病例考虑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及感染风险,合并系统损害时需多学科协作管理。 5、预后管理 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但易复发需长期随访。日常需避免冷热刺激、剧烈摩擦等物理诱因,记录饮食和用药史以识别过敏原。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40℃,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症状。合并肾损害者需定期检测尿蛋白和肾功能。 荨麻疹血管炎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以调节免疫功能。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组胺食物如海鲜、发酵食品的摄入。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但需避免出汗过多刺激皮肤。出现新发皮损或关节肿痛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激素用量。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