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骨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骨伤科,成立于1984年,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特色,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医院之一,是北京市的重点中医专病专科。

建科二十余年,在国家级名老中医马在山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全体骨科人员团结协作,在原有马氏秘方的基础上,先后研制出以补骨片为代表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系列中药,总结出一套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中医疗法即马氏中医疗法:它是以中医“整体观、天人合一”等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了现代医学的检测、诊断、疗效判断方法等科学手段,中西医融会贯通,在明确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分期、分型基础上,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功能锻炼与休息相结合” 的综合疗法。运用马氏中医疗法,我科先后为国内外几十万人次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治疗,积累了完整临床病历1万余份。目前我科在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X线演变规律、辩证论治、中医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地位。

自科室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走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这为我科使用的医疗技术可靠性、先进性提供了坚实的保证。科室至今共开展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马氏骨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曾获1990年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生骨胶囊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获东城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由我科开发研制的国家级新药“活血健骨片”已于2001年上市在全国流通。由我科承担的课题“马氏中医疗法治疗SARS后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获首都医学发展基金中医药重点支持项目。另外我科成员还编写了多部学术专着,并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由马在山主任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马氏中医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曾获国家科技图书一等奖。2005年我院作为北京市治疗SARS后股骨头坏死专科医院治疗了大量SARS后股骨头坏死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2005年底我科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医股骨头坏死专病专科!成立了以马素英副主任医师为技术顾问,朱蜀云副主任医师为中医股骨头坏死专病专科负责人的中医技术团队,课题组于2006年底又开始研发新的源内制剂芪参活骨胶囊已获北京市发改委和有关专家批准,已于2009年上市使用,这有利地保证了高质量为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健康大讲堂<<夏至节气话养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我院特邀请贺思圣主任医师作为“京城名医馆健康大讲堂”专家,主题为:“夏至节气话养生”。 贺思圣主任医师,北京针灸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中医世家,京城名医贺惠吾之子,现任北京针灸《贺氏管针》学术流派传承人,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副会长,新加坡老人疗养院首席医药顾问。 在本次大讲堂中贺思圣教授,还讲解了适合简介几种养生食物。 白术茯苓鲫鱼汤:白术15g   茯苓15g   豆腐1块   鲫鱼1条  葱姜蒜等调味料,将鲫鱼清理后,加水、葱姜蒜及药材一同入锅大火烧开后加豆腐同煮20分钟再调味即可食用。有健脾和胃,消暑生津之功。 荷叶茯苓粥(或荷叶冬瓜粥):鲜荷叶30g(干荷叶10g)   茯苓15g   薏米30g 鲜荷叶、茯苓清洗,薏米浸泡20分钟后一同入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待米煮熟烂即可食用。其功效健脾消暑,除湿醒神。 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