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

康复医学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科前身为1952年创办的安徽和平医院理疗科,“病人至上,质量为本”为学科的宗旨,多年来充分发挥神经康复和肌肉骨骼康复等学科特色,全面开展康复评定、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和康复护理等康复诊疗工作。2010年医院通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审,成为“国家级工伤康复定点医疗机构”。现已形成以物理治疗为基础,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共同发展,集康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

康复科的科研:

1、神经疾患康复研究: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的临床康复研究。

2、骨关节伤疾患康复研究: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研究。

3、心肺疾患康复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的临床康复研究。

康复科在职医务人员32人,其中教授1人,主任医师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康复医师12人(其中硕士学位8人),康复治疗师12人;康复护士8人。学科带头人倪朝民教授现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和《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6种专业期刊编委。

康复科拥有独立的康复病区和门诊,病床50张,康复治疗用房面积?1500?。康复治疗设备有电动起立床、PT床、功能牵引网架、平衡杠、平衡板、姿势镜、训练用扶梯、肋木、肩梯、STS起立椅、股四头肌训练椅、肘关节牵引训练椅、肩关节回旋训练器、作业治疗桌、木插板、手指阶梯、分指板、低中频脉冲电疗仪、超短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微电脑颈椎和腰椎牵引治疗机等一批常用的康复设备;同时还拥有脑病康复治疗仪、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MotoMed上肢和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下肢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TocnBody平衡评定与训练系统、言语障碍评定与训练系统、认知功能障碍评定与训练系统、吞咽障碍治疗仪、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运动平板、功率自行车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评定与训练设备,能够基本满足各类康复患者的训练需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干部保健中心召开2014年上半年度服务之星展评会

为彰显优质服务理念,推动品质服务新风,提升服务水平。7月24日上午,干部保健中心组织开展2014年上半年服务之星展评会。严光副院长、党办主任许秀文、医务处主任申建民、护理部主任宋瑰琦、内科片主任任安、内科片总支书记钱红、干部保健办、干部保健中心各支部书记、干部保健中心各病区主任及护士长参加会议并担任评委。会议由保健办主任王卫东主持. 本次参加服务之星竞选的六位候选人均是来自干部保健服务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从各自岗位的特点出发,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服务理念,优质服务、特色服务、服务能力、沟通能力、服务创新和服务技巧。 担任展评会的评委、部分职能处室负责人分别发表了各自意见和建议,并对保健服务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指出干部医疗保健中心不管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还是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服务技巧和服务形象等等方面都起到模范作用,希望今后这样的展示能越办越好。 严院长对本次服务之星评选做了精彩点评。严光副院长首先代表干部医疗保健中心对此次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展评会的评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服务之星评选展示,目的在于让一线的医护人员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服务之星的展示更是一种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只有在优秀团队中产生的服务之星才具有榜样作用,才能发挥令人信服的作用。严院长强调指出只有注重细节服务、真心的去关爱病人,才能体会病人的需求,只有具备一定专业能力,才能让医疗和护理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并衷心希望干部医疗保健中心医护人员不断创新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干部保健办/文 黄歆/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