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4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组成:三个病区,心导管室,超声心动图室。
  心血管内科概况: 病区专科病床92张,2008年床位使用率109%,住院病人3498人,入院3日确诊率94%,治愈率8%,好转率89%,平均住院日8.5天。2008年心内科门诊病人5.3万人次。心内科配备最现代化的医疗、抢救和诊断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超声心动图仪(HP-IE33)、数字单平板悬吊式C型臂心血管专用X光机(PHILIPS FD10,120KV/800mA以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心血管监护系统、除颤仪、呼吸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具备氧气通道、麻醉机、有创测压监护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68导生理记录仪。
  心血管内科服务质量:2000年以来,在学科带头人徐岩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制定了一系列医疗管理制度和医疗安全工作程序,使科室医疗工作稳步发展,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逐年增多。尤其是心导管手术量大幅度增加,2008年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同时手术突破2000台次,介入治疗形成了正规的术前讨论,科主任、医务处审核,家属谈话签字制度,而介入收费在国内同等医院最低。同时,科室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科室总收入中药品费用比例逐年下降,2008年为19%,远远低于医院平均水平。在医疗工作量逐年加大的同时,病人满意度一直保持很高。
  心血管内科特色:本专科主要的危重病种多涉及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心急梗塞。对急性心肌梗塞常规开展急诊介入救治,疗效显著。对心律失常常规开展腔内电生理检查,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根治术和各类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对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已开展三腔起搏器治疗,并于2006和2007年举办了2次安徽省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医学继教班,获得很好的效果。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水平已达国内领先,已做了800例,无1例死亡或致残性并发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于2005年、2007年和2008年举办了3次国家或省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医学继教培训班,并于2009年举办全国研讨会,目前我科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全国咨询和介入中心之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参加全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工作会议

2014年7月17至18日,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安徽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计委、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4家医疗机构、2家生产企业、9个市的药监管局和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和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院副院长金小干率物资设备处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大会对全省16家“安徽省医疗器械监测哨点单位”进行授牌,我院作为哨点单位之一,由金小干副院长代表医院签订了责任书。大会传达了《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工作的通知》,下达了今年我省承担对营养泵、阴道扩张器、低频电磁综合治疗机和一次性使用高压注射器等四个品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工作任务。最后,由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重点品种监测工作进行业务培训。 本次大会的召开,使我院从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工作人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对我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收采、上报和撰写分析报告等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物资设备处 谢申菊 王晓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