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高压氧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是合肥市地方医院最早成立的高压氧科室,也是合肥市地方医院唯一一家高压氧委员单位。现有豪华型空气加压氧舱一座。氧舱设计建造使用全部符合国家有关氧舱的GB标准,舱内配有监测急救装置,安全可靠,环境舒适。高压氧科现有床位25张,医生6人。目前氧舱配置经皮氧多功能监护仪一台,对舱内治疗的危重昏迷病人进行连续生命体征监护,使病人治疗更加安全。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自开诊以来已开展高压氧治疗数万人次,在急救方面: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对大面积颅骨缺损、气管切开的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早期舱内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2007年2月14日,合肥市居民使用煤炉致群发性CO中毒事件中,高压氧发挥了重要的救治作用。为此我院受到了国家卫生部、合肥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在康复方面:我科采用高压氧综合其他方法治疗植物人,取得了奇特的疗效。一例7岁女孩,车祸致头部重伤昏迷,植物状态生存5个多月。由外院转入我科,治疗2个月后成功苏醒。国内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了此事。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特色项目:

急重症治疗:急性CO中毒及其他有害气体中毒,心跳呼吸停止复苏术后,自缢,电击,溺水,急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急性脑功能损伤;

临床各科疾患治疗:各种缺血缺氧性及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爆震性、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眼底缺血性病变,各种颅脑外伤,颅脑手术后,放化疗损伤,持续性植物状态,脑梗塞、脑出血;

危重症颅脑外伤的早期高压氧治疗,特别是对于大面积颅骨缺损以及气管切开的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为合肥市病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2014年7月13日下午,合肥市病理质控中心召开2014年第一次例会,我院卢满朋副院长,病理科赵敏主任、市卫生局所辖各病理科以及省胸科医院、省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的病理科主任1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赵敏主任主持。 2014年4月,市卫生局开展组织质控中心的工作,为加强合肥市病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我院病理科积极申报,并获成功,合肥市二院成为合肥市病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由卢满朋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病理科赵敏主任担任中心副主任。 会议开始,赵敏主任首先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主任介绍了此次中心申报工作的情况,以及目前省市各级医院病理科的质量控制状况。卢满朋副院长强调,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成立对提高各医院病理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心成员应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病理行业的发展。到会人员也踊跃发言,就中心今后的发展、单位间互相协调工作及工作建议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会议还组织学习了合肥市卫生局印发的《合肥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学习了质控中心工作制度及明确各类人员职责,重点是通过了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会议目的明确,议题内容清晰,圆满结束。 病理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正确使用避孕套
曲中玉
回答: 正确使用避孕套需遵循检查包装、全程佩戴、排空储精囊等步骤,可有效降低避孕失败和性传播疾病的概率。 1、检查包装 使用前需确认避孕套外包装无破损、无过期,包装边缘锯齿应完整。撕开包装时避免使用剪刀等尖锐工具,防止划破避孕套。注意检查避孕套是否有粘连、变脆或变色等异常情况,过期或保存不当的避孕套可能因材质老化导致破裂风险增加。 2、佩戴时机 应在阴茎勃起后、性器官接触前佩戴避孕套。过早佩戴可能导致润滑剂干燥,过晚则可能接触阴道分泌物或精液。佩戴时捏住储精囊顶端排出空气,将避孕套沿阴茎根部顺势展开至完全覆盖,确保卷边朝外。 3、润滑选择 推荐使用水基或硅基润滑剂配合避孕套,可减少摩擦破裂风险。禁止使用油基润滑剂如凡士林、婴儿油等,这类物质可能腐蚀乳胶材质。若需额外润滑,应将润滑剂涂抹在避孕套外侧,避免直接接触阴茎影响佩戴牢固性。 4、使用过程 性交过程中需确保避孕套始终覆盖阴茎根部,若发生脱落或破裂应立即停止并更换。避免同时使用多个避孕套,叠戴会增加摩擦导致破损。不同体位可能影响避孕套稳定性,需注意调整避免移位。 5、事后处理 射精后应在阴茎未完全疲软前握住避孕套根部退出,防止精液泄漏。使用后打结丢弃,避免重复使用。检查避孕套有否破损,若发现破裂或滑脱,建议72小时内采取紧急避孕措施并就医咨询。 除规范使用避孕套外,建议将避孕套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生殖器,但不可用肥皂等刺激性物质清洗避孕套。若对乳胶过敏可选择聚氨酯材质避孕套,并定期进行性传播疾病筛查。正确使用避孕套需配合稳定性伴侣、定期更换等综合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防护作用。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