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创建于1986年,在市内较早开展超声诊断。现有医务人员10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科室拥有彩超2台(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麦迪逊8000Liv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东芝SSA-660A),黑白超4台(东芝SSA-220A、麦迪逊SA6000II、阿洛卡1400 、迈瑞8800)。

该科能熟练应用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声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超声技术,与临床密切结合,对各系统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和开展超声介入治疗。近年来,该科不断提高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及诊断质量,积极引进介入超声、心血管超声、三维超声、腔内超声等新技术,并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

超声医学科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同时,承担院内外有关会诊、重大疑难疾病诊断、部分健康保健的体检和社区服务等任务,以及对下级医疗单位超声科室、医学院校实习生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注重现有专业人员和新生力量的培养;加强与省内外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胎儿面部结构三维超声研究”、“腔内超声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高级动态血流成像检查”、“二尖瓣环自动跟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功能”、“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该科在省内外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近40篇,获得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在省内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与脑出血的ct鉴别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与脑出血可通过CT检查进行鉴别,主要依据病灶密度、形态及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影,脑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影,两者在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脑梗塞在CT上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域,多位于脑血管分布区,早期可能无明显改变,24-48小时后逐渐显现。病灶周围水肿较轻,占位效应不明显。脑出血则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高密度团块,密度均匀,周围常伴明显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血肿可破入脑室系统形成脑室铸型。急性期脑出血CT值可达50-90HU,随时间推移密度逐渐降低。 脑梗塞患者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危险因素,发病相对缓慢,症状呈渐进性加重。脑出血患者常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骤,症状迅速达高峰。对于超急性期脑梗塞,CT可能仅显示脑沟消失或灰白质分界模糊,此时需结合临床表现或进一步行MRI检查。脑出血急性期CT诊断准确率高,但需注意与钙化灶、肿瘤出血等鉴别。 出现突发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CT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脑梗塞患者需评估溶栓适应症,脑出血患者需控制血压及降低颅内压。恢复期应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