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临床病理中心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西方发达国家的检验医学(Clinical pathology,CP,也就是我们常称之为“检验科”)大都是与病理解剖(Anatomy pathology,AP,国内称病理科)结合在一起,通常称为病理学系(pathology)。我国则通常将这两个部门分开。病理与检验医学的结合对于体外诊断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无论是诊疗的需求,还是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病理对检验学科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现代化的病理实验室,可以同时提供组织病理、细胞病理、以及分子病理等服务。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支持体系之一。 它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治疗的有效性。西医的发展从一开始就非常依赖病理学,到今天很多重要的临床诊疗突破都离不开病理学的支持。例如,对肿瘤的诊断经历了从形态学诊断到现在的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综合检测。今天的检查方法远较单纯的形态学诊断更广泛和全面,从而通过诊断、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等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在病理学的应用使临床诊疗迅速获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出诊北京佑安医院大夫病理科始建于 959年 从开始的1个人承担最基本的诊断任务、设备也很简单,都是手工操作,每年只有数十例标本,之后的几十年一直发展缓慢。从2004年开始特别是最近5年来迅速发展,从工作空间、设备、人员构成和工作量成倍增加。2007年起改称临床病理中心,按照医院确立的新的战略定位、转型和发展要求,病理科由原来以形态学诊断为主的单打一的小科室,向着以肝病、传染和感染性疾病为特色的综合性临床病理中心发展,除了要完成常规病理诊断,还要完成分子诊断、会诊服务,医科大学、医院学生和进修生的教学任务,并且承办国家级、市级的继续教育项目,承担临床和基础相结合的研究项目,为医院和社会提供科研平台,为临床科室和社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目前主要承担医院各科室送检的全身各脏器组织和细胞学病理检查,以及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综合医院肝病科/消化科和传染病医院送检的以肝脏标本为主的病理会诊 此外 还担负各种动物模型的病理实验结果评估和鉴定

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8人 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3人 主治医师2人 住院医师3人 研究人员2人,以上均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历。主管技师3人 技师 人,技术员1人 并聘有专家顾问3人,肝病病理诊断专家2名(王泰龄和郎振为教授),技术专家1名。专业人员均定期接受国内外培训和学习,加快病理学科与国际接轨,每年派1~2人去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院)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和交流。每周2次开展科内读片和业务学习。

中心拥有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功能齐全的病理网络系统(LIS),5人和10人共览显微镜各1台,LeicaSCN400数码切片扫描系统,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数码照相及图像分析系统,Thermo快速组织处理仪STP420ES,LeicaASP300全自动脱水机,Leica常规自动染片机和Bond-Max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冰冻切片机等现代病理设备。目前能够开展常规病理检查和诊断,还开展了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学方面的应用是现今病理诊断中发展最快的分支,我中心已经建立了分子病理诊断实验室,能够开展原位杂交、PCR、FISH等检测,为提高病理诊断和科研水平服务。医院为病理中心引进了德国生产的LeicaSCN400数字切片扫描仪,能够把玻片扫描后储存在电脑中,通过电脑屏幕观察和诊断,非常便于远程会诊。刻录成光盘或者存在优盘里就拥有了切片的全部信息,可以用于诊断、科研和发表文章,不但医生和研究者拥有,患者或者家属可以用于保存和院外会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佑安医院机关分会开展埃博拉病毒病及消毒隔离相关知识培训

北京佑安医院工会加强职工岗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在医院工会的大力倡导下,根据北京佑安医院工会《关于开展埃博拉病毒病培训与防护演练活动的实施方案》,机关分会于9月5日下午开展了一次分会会员培训,13个科室近7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首先由护理部汪巧娅护士长,从埃博拉的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消毒的方法、手清洁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讲解。随后护理部安丽老师为大家演示了穿脱防护服的方法,最后任珍主任、李慧聪护士长与参加培训的管理科室人员进行了互动,财务处的工作人员将学习的结果进行汇报,大家纷纷提出问题一一得到解答。培训现场老师讲得生动、精彩,大家听得认真、仔细。 此次培训使机关分会会员掌握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于更好的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培训取得了实效。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