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是市人民医院医院的主干学科之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我科拥有消化专科病房、消化内镜室、介入诊疗室和消化科门诊四个部分,有病床45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3人。硕士1人,本科11人,大专7人,中专5人,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专业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是铜陵市第三周期重点发展学科。
  消化内科特色:
  消化内科已从国外购买了先进的电子内镜多台,开展了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无痛内镜、色素内镜、十二指肠镜检查和多种内镜下治疗等多种新技术新疗法,该科擅长食管、胃肠及肝胆胰危重、疑难、复杂疾病及不明原因腹痛、呕吐、呕血、黑便、腹泻、便秘、腹水及黄疸的内科诊治。形成了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肝性脑病、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食管及贲门狭窄的内镜下扩张及支架安置术,、消化道息肉及肿瘤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胆胰管结石的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等为优势的临床特色。
  消化内科业务范围:
  消化科诊治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肝硬化、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炎、胰腺癌、胃食管返流病、结核性腹膜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腹泻、慢性便秘、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脂肪肝与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以及消化系疾病的营养支持。食管、胃肠及肝胆胰危重、疑难、复杂疾病及不明原因腹痛、呕吐、腹泻、便秘、腹水及黄疸的内科诊治。。
  消化内科除常规开展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外,还开展急诊胃镜、急诊肠镜、内镜下微波、射频、高频电切法息肉摘除术、内镜下药物喷洒、注射硬化剂、静脉套扎、微波与射频灼烧等镜下急诊止血术;内镜下消化道内异物取出术,内镜下食道扩张与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食道贲门及吻合口狭窄与梗阻术,内镜下射频食道癌梗阻再通术,内镜下置入带膜金属支架及纤维蛋白凝胶封堵治疗食管癌并发气管瘘、纵膈瘘、吻合口瘘术;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诊治肝脓肿、经皮肝穿刺抽吸囊液后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肝囊肿和经皮细针肝穿刺肝癌细胞学诊断、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和栓塞诊治疑难消化道血管性病变大出血、超声与CT导向下胰腺穿刺术以及CT仿内镜检查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转变作风 精简会议

我院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精简会议,切实转变工作作风。8月13日下午,我院将文明创建再动员会、2014年第二季度优质服务示范科室和优质服务之星表彰会、赴台湾学习人员交流汇报会和行政例会四会合并一会在会议礼堂召开,全院班组长以上人员和受表彰的优质服务示范科室代表和优质服务之星参加了会议。 首先,党委书记杨志刚就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杨志刚从医院卫生状况、停车、排队以及文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他要求全院职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医院对文明创建工作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定要把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到位。随后,科教科科长钟平代表赴台湾学习人员将此次交流的感想和收获向大家进行了汇报。会议第三个议程是对获得2014年第二季度优质服务示范科室和优质服务之星的科室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颁奖。最后全院班组长以上人员参加了行政例会,其他人员返回工作岗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我院把会风整顿作为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多会合一的形式,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服务患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