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人民医院

病理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池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是池州市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病理科。现有医技人员7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4人,在职研究生1人,中级职称1人,技术人员3人。科室下设病理诊断室、细胞诊断室、标本检查室、病理技术室、免疫组化室、分子病理室、资料室等。拥有Labvision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德国Leica-2235型组织切片机、Leica-ASP300全自动真空生物组织处理仪、德力森液基细胞薄片制作系统、漂片仪、超声波组织快速处理仪等设备,配有OLYMPUS系列病理专业显微镜六台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科室开展全身疾病的常规病理、细胞病理、快速病理、免疫病理、分子病理、尸体解剖及病理会诊等工作。每年开展常规病理学检查近7000例、细胞病理5000余例、免疫组化500余例、尸体解剖数例。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受到了广大患者与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科室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各种服务措施,关心和尊重病人,做到合理检查收费,努力为病人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服务。

多年来,科室积极主办池州市和皖南片病理读片会,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疑难病理读片。近年来,科室还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中国病理学网),加强与安徽省内、北京、上海、广东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等地的专家及病理机构的联系与交流。

科主任黄述斌,男,1978年生,本科,学士,主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安徽省临床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一直从事病理教学与诊断工作,2005-2007年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师从国内著名病理学家纪小龙教授。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乳腺、甲状腺、淋巴网状系统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担任中国病理学网诊断读片栏目版主。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病理专业发展,共发表论文4篇,参编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丛书1部。

论文代表作:

1、《消化道病理学》黄述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

2、甲状腺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分析黄述斌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4

3、Fas及Fasl在胃癌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表达研究黄述斌河北医学2008/1

4、浅议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医生之间的联系黄述斌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1

5、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黄述斌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6

病理科专家:黄述斌

联系电话:0566-2816106(医生办公室)

病理为医之本

Asisourpathology,soisourmedicine.

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医学界公认最可信赖、重复性最强、准确性最高的诊断手段是病理诊断,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